全膝关节置换中股骨外旋截骨对下肢动态力线的影响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nk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通过拍摄全下肢站立位X片来评估下肢力线。然而,膝关节由完全伸直位0°到屈曲90°的过程中的动态力线却是很少被提及。通过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实时地测量、记录膝关节屈伸运动在不同角度时的下肢力线,分析下肢力线的变化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共收集了76例因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运用CT扫描测量股骨远端髁间轴线(TEA)与后髁线(PCA)间的夹角,即外旋角(ERA);术中参考 CT测量的ERA、计算机导航系统测量的TEA及Whiteside线进行股骨远端外旋截骨,假体骨水泥固定后记录膝关节在被动、无张力情况下屈曲活动过程中的髋-膝-踝(HKA)变化,即下肢动态力线的变化数据,并利用回归分析评价其影响因素综。  结果:  TKA术中膝关节由伸直0°至屈曲90°的过程中下肢动态力线的变化与股骨远端外旋截骨密切相关(r=-0.769,p<0.001)。根据股骨远端外旋截骨角度的不同,下肢动态力线呈现出内翻、外翻及中立位波动三种变化趋势。  结论:  TKA术中股骨远端外旋截骨影响下肢动态力线的变化,其数学模型为反正弦三角函数。  意义:  目前,不管是运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CR)还是后交叉韧带替代型(PS)假体,在完成保留髌骨的部分膝关节置换手术方面,其技术均日臻成熟。而如何提高假体置换的成功率和稳定性已成为许多骨科医生近年来探讨的热点。在此,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CAOS)的运用解决了存在于机械性手术操作系统的内在缺陷。CAOS可以在术中实时反馈截骨与软组织平衡情况,术者通过该系统实现人机互动,实时勘误、实时调整;正如Hasegawa等的研究表明CAOS在膝关节置换的截骨和假体安装方面都有指导意义,其术后力线角度差异仅为0.5-1.0°。如今,对膝关节置换术前及术后的评估多是通过放射片测得的静态下肢机械轴(mechanicl axis)来进行。然而膝关节是一个运动的关节,膝关节在有伸直至屈曲过程中力线如何变化尚不得而知;对于股骨远端截骨,Firestone TP、Lu H、Ranawat CS的研究表明这种操作可以治疗屈曲挛缩畸形,但是会不会对下肢力线产生影响,尚不清楚。而研究证实股骨远端截骨与下肢动态力线呈反正弦三角函数关系,这对假体使用寿命的影响提供了又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参考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耳针联合盒灸疗法在预防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患者尿潴留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疗法组、耳针+常规疗法组、盒灸+常规疗法组、耳针+盒灸+常规
目的:探讨内服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用药规律.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3大中文数据建库至2019年2月28日收录的所有以“关键词=中药AND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是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大量中西医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熟练掌握中西医临床技能.本论文通过分析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
历史上用了3000多年来治疗腹泻和糖尿病的黄芩被广泛用于治疗炎症、癌症和肝病等多种疾病,能清热除湿、止血、泻火.黄芩有效成分主要为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等
目的:编制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健康知信行调查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确立问卷条目池.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内容效度检测,并调查310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检验
目的: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我国居民首要死因之一,我国每年死于恶性肿瘤者大约160万,新发病例200万,约占世界1/4。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
痉挛是脑卒中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征的常见症状,痉挛的产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目前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有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的DVT链式护理预防策略在骨科大手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纳入贵州省某三甲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的患者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