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渣粉与矿渣粉复掺作为水泥混凝土的掺合料应用,是提高钢渣高附加值利用的重要途径。现有的国家标准《钢铁渣粉》(GB 28293-2012)给出了复掺粉的活性等级,但对于每个等级的钢渣粉与矿渣粉的复掺比例以及钢渣粉的比表面积没有具体要求。本论文围绕钢铁渣粉的开发与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系统实验研究,以期为复掺粉中钢渣粉比表面积的确定、钢渣粉与矿渣粉复掺比例的优选提供指导。针对钢铁渣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了不同比表面积的钢渣粉对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流动度比、强度的影响规律,以确定钢渣粉的最佳比表面积;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钢渣粉与矿渣粉的掺配比例对水泥基本性能的影响,以探讨不同等级的钢铁渣微粉的掺配比例,配制了G85级钢铁渣微粉,并研究了其在C30、C40、C50三种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钢渣微粉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时,当磨细到2370 m2/kg(BET),此时钢渣粉磨能耗相对较低,钢渣的胶凝活性得到激发,钢渣对水泥后期强度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并且钢渣微粉的加入可以提高钢渣水泥的韧性。(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随着钢铁渣微粉中钢渣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钢铁渣微粉中钢渣与矿渣的最佳比例为1:4,该比例的钢铁渣微粉具有较高的胶凝活性,可以达到国标要求的G85钢铁渣粉活性要求。(3)采用G85钢铁渣微粉配制了C30、C40、C50混凝土,发现钢铁渣微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后期强度增长稳定,同时具有良好耐久性。综上所述,钢渣的磨细有利于提高其活性,钢铁渣粉在合适的掺配比例下具有较好的活性,可用于配制常规标号的混凝土,且性能良好。本论文研究成果为钢铁渣微粉的生产及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