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孢木霉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Asp55的克隆与特性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youreadygola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木霉分泌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在木霉的生物防治机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棘孢木霉ACCC30536中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功能,以棘孢木霉ACCC30536转录组测序数据为基础,设计引物克隆到了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Asp55的DNA序列和编码区序列,GenBank接收号分别为KF029762和KF976813。其中DNA全长1920bp,包含3个外显子及2个内含子,cDNA全长1602bp,编码53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天冬氨酸蛋白酶ASP55分子量为55.4kDa,等电点是4.39,属于Asp蛋白家族。通过多序列比对发现,ASP55序列中含有特征性催化指纹“DTGS”和“DSGT”。SingalP预测表明,ASP55具有N端信号肽序列,是一种分泌蛋白,剪切位点为AEA-AD,位于第21位氨基酸与22位氨基酸之间。以天冬氨酸蛋白酶ASP55为比对序列,通过BlastP程序在棘孢木霉CBS433.97基因组中搜索到了19种编码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基因,说明了天冬氨酸蛋白酶在木霉中的多样化存在。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方法,研究了棘孢木霉ACCC30536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Asp55及MYB转录因子基因Myb1-Myb15在8种条件下的表达特性。当棘孢木霉在MM培养基中培养48h、1%山新杨茎粉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4h、1%杨树叶枯病菌细胞壁诱导培养基中培养48h、5%杨树叶枯病菌发酵液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4h时,Asp55的表达上调至最高点,分别是其在0h时间点表达量的3.9、3.5、5.9和5.5倍。当棘孢木霉在氮源缺失诱导培养基中培养8h、碳源缺失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2h、1%山新杨根粉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h、1%山新杨叶粉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h时,Asp55的表达量下调至最低点,是其在0h时间点表达量的7.7、15、8.8和9.5%。15种转录因子基因中,Myb2的表达方式与Asp55的最相似。  将克隆得到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Asp55 cDNA序列与原核表达质粒pGEX-4T-2构建出原核表达载体pGEX-Asp55。pGEX-Asp55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后成功得到原核表达菌株BL21-Asp55,经过诱导表达成功获得了重组蛋白rASP55。对重组蛋白rASP55纯化后进行抑菌实验,rASP55对杨树叶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15.1%。  本研究充分证明了天冬氨酸蛋白酶对木霉抑菌作用的重要性,为今后无公害杀菌剂产品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对解决目前我国无公害杀菌剂短缺的现象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川滇金丝桃(Hypericum forrestii N.Robson)当年生茎段、叶片和花蕾为外植体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植株再生技术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初代培养最有利于茎段启动诱导的培养基是:MS+6-BA2.0mg/L+NAA0.1 mg/L,启动率达96.00%,且诱导出的芽生长健壮。最适宜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是:MS+2,4-D 1.0mg/L+NAA0.1 mg/L+TDZ0.03
针对三北防护林带成过熟的问题,为了更优发挥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以黑龙江省西部常见树种农田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解析木实测法,对比分析了不同
现代亲水规划设计应该以人为本。在设计之前,对使用者进行亲水活动需求调查及相似现状的调查,并结合滨水场所的现状特点及当地有识之士的建议,作为亲水活动内容规划设计的依据。
菊花种下变异丰富,品种丰富多样,本文采用常规压片法对具有不同用途、不同花序直径的66个品种的核形态进行了研究。供试品种包括观赏用和食用两大类群,其中观赏用菊花品种63个(1
城市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建设生态城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城市土壤。城市绿地土壤的研究可对城市绿化,特别是居民住宅区绿地建设起指导作用。通过实
本文在对笼养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多年来繁殖研究的基础上,对东方白鹳的能量分配和雏鸟发育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试验对东方白鹳的能量摄入、分配、繁殖投资和雏
本文对松潘亚高山主要人工林群落种群结构、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亚高山植物群落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乙烯是植物五大类内源激素之一,是促进植物衰老的主要物质,因此在植物抗衰老研究,特别是在延长鲜切花采后贮藏期和货架期方面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保鲜方法多采用乙烯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