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乳脂cis-9,trans-11共轭亚油酸本研究建立了乳脂中的cis-9,trans-11-共轭亚油酸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方法。样品经正己烷:异丙醇提取、甲醇-甲醇钠甲酯化,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采用程序升温,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本方法测得的共轭亚油酸的回收率为100.1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77%;最低检测限为1mg/L。该方法样品用量少,前处理简单,建立的实验条件准确可靠,不仅可以测定cis-9,trans-11-CLA含量而且对于乳制品中其它脂肪酸含量的测定也具有指导意义。2.乳脂中脂肪酸组成及共轭亚油酸含量2.1不同泌乳期奶牛乳脂CLA含量的变化共轭亚油酸(CLA)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生物保健食品,牛乳脂是CLA的主要来源。本试验选取8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同一天采集奶样,测定乳脂中CLA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脂CLA含量变化范围为2.2-7.98m/g fatty acid;个体之间差异达3倍以上。胎次对奶牛乳脂中CLA含量无影响;产奶天数影响乳脂CLA含量。2.2不同季节奶牛乳脂中CLA含量的变化随机选取南京地区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30头,分别在春季(三月)和夏季(六月)采集奶样,测定乳脂中CLA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奶牛乳脂肪酸组成不同,夏季乳脂CLA含量(11.9mg/g fatty acid)高于春季乳脂中cLA含量(5.1m/gfatty acid)2倍以上。夏季牧草丰富是导致乳脂CLA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2.3山羊和奶牛乳脂脂肪酸成分的比较研究采集南京地区当地土种泌乳山羊奶样(n=20),测定乳脂脂肪酸组成含量,并与相同季节的本地奶牛乳脂脂肪酸成份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山羊乳脂C8:0,C10:0含量显著高于奶牛(P<0.05);而奶牛乳脂中C4:0、C18:0、C18:1及CLA含量显著高于山羊(P<0.05)。结果提示,山羊和奶牛的脂肪代谢途径以及对乳腺细胞功能的调节存在差异。山羊乳脂中短-,中链脂肪酸较高,具有独特的保健营养功能和药用价值。3.添喂葵花油、海南霉素和丙酮酸钙对山羊乳脂共轭亚油酸的调控及其机制3.1三种生理调节剂对山羊乳脂中CLA含量的影响试验动物为8头泌乳山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处理分为对照、葵花油、海南霉素和丙酮酸钙四个处理期,每一试验处理期为2周,采集奶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喂海南霉素、丙酮酸钙山羊乳脂率显著降低(P<0.05),添喂葵花油后乳脂率无显著变化;饲喂三种添加剂后乳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2)添喂葵花油、海南霉素、丙酮酸钙山羊乳脂中CL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三种生理调节剂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3.2.1丙酮酸钙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影响的体外试验取自于三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山羊的瘤胃液。在体外厌氧条件下以干草粉(占75%)和混合精料(占25%)为底物,在培养液中加入丙酮酸钙,使培养液中丙酮酸钙浓度分别为0,0.1,0.2,0.4,0.8和1.6g/L。试验结果表明:TVFA含量、乙酸比例显著增加。TVFA含量从10.9上升到12.01 mmol/L(P<0.05);乙酸含量从50.0%上升到55.8%;乙酸与丙酸的比例也显著增加(1.86上升到2.3)。丙酮酸钙使培养液中MCP浓度从30.16增至94.49mg/L(P<0.01),NH3-N浓度略有下降。结果显示,丙酮酸钙改变瘤胃发酵类型并促进MCP合成。3.2.2三种生理调节剂剂对山羊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动物为8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山羊。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分为对照、海南霉素、丙酮酸钙和葵花油(亚油酸前体)期,每一处理期经2周后采集瘤胃液。试验发现,添喂葵花油、海南霉素后,A/P分别比对照期下降15.07%(P<0.01)和10.04%(P<0.05);而添喂丙酮酸钙则使A/P增加15.52%(P<0.01);葵花油、丙酮酸钙明显增加瘤胃液TVFA含量。与对照期相比,添喂葵花油、海南霉素,NH3-N浓度分别下降24.39%(P<0.05)和11.17%,而添喂丙酮酸钙瘤胃液NH3-N浓度无明显变化。添喂葵花油后瘤胃液MCP浓度比对照期升高27.17%(P<0.05)。结果表明:葵花油、海南霉素、丙酮酸钙改变瘤胃发酵类型,葵花油、海南霉素明显提高丙酸比例,降低NH3-N,促进MCP合成,改善瘤胃氮代谢;丙酮酸钙显著提高乙酸比例。3.2.3三种生理调节剂对山羊瘤胃中反式油酸和CLA含量的影响试验动物为8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山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分为对照、葵花油、海南霉素和丙酮酸钙四个处理期,每一试验处理期经2周饲喂后采集瘤胃液进行分析。试验表明,三种添加剂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瘤胃中脂肪酸各组分的含量,包括TVA和CLA,其作用依次为葵花油>海南霉素>丙酮酸钙>对照。瘤胃中TVA和CLA呈较强正相关(P<0.01)。3.3三种生理调节剂对山羊乳腺组织代谢的调控及分子机制3.3.1三种生理调节剂对山羊脂肪代谢相关激素和血液参数的影响试验动物为8头泌乳山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分对照、葵花油、海南霉素和丙酮酸钙四个处理期,每一处理为期2周.测定血清胰岛素(insulin)、胰高血糖素(glucagon)、瘦素(leptin)、血糖(glucose)、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喂葵花油使山羊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分别提高25%(P<0.05)和15.07%(P<0.05):海南霉素则使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下降19.44%(P<0.05)和17.24%(P<0.05)。添喂丙酮酸钙后血清Leptin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分别下降25.32%(P<0.05)和13.12%(P<0.05),并显著提高血清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克分子比。3.3.2三种生理调节剂对乳腺SCD、ACC、FAS、LPL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动物为8头泌乳山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分对照、葵花油、海南霉素和丙酮酸钙四个处理期,每一处理为期2周,每一期的最后1天采集乳腺组织样。通过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18SrRNA作内标,研究乳腺组织中△9-去饱和酶(SCD)、乙酰-Co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脂蛋白脂酶(LPL)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添喂葵花油显著下调SCD mRNA表达(P<0.05),上调LPLmRNA表达(P<0.05);添喂海南霉素显著上调SCD、FAS和LPL mRNA表达(P<0.05):添喂丙酮酸钙上调SCD和LPLmRNA表达(P<0.05),下调ACC mRNA表达(P<0.05)。另外,添喂葵花油和海南霉素ACC mRNA表达分别下降9.45%和16.54%,但差异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