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9世纪的多声部音乐到17世纪完整的和声体系形成、再到现在,和声经历了从多声部音乐到传统和声、再到现代和声的转变。这个转变花掉了人类一千多年的时间,在这一千多年里,和声的每一次创新和突破都为它日后在音乐学习中占有的重要位置奠定了基础。康熙五十二年和声学传入中国,从此以后和声成为了中国高校里必修的一门理论课,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和声在音乐学习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面对它时总是显得对它不感兴趣,这种现象使致力于中国和声教学研究的教师们很挠头。于是怎样让学生喜欢和声,怎样让学生学好和声成了每次和声教学研讨会上必议的问题。差异教学法是华国栋根据中国学生的情况研究出来的适合于中国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它从学生的个体间和学生的个体内差异入手,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测查根据测查结果,把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统一教学目的的教学以便更好的实施平等教学和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的潜能。通过阅读华国栋所著的《差异教学策略》一书中的内容我得到了一些启示,我准备在高校和声教学中实施以下策略——1、全面测查学生差异的策略,2、灵活的选择上课形式和上课内容的策略,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策略,4、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能力的策略,5、培养学生个性化教育和集体合作学习并列进行的策略,6、整理学生反馈和调整教学的策略。7、注意引导学生健康心理的策略,8、作业安排合理化的策略,9、差异教学多元化的评价策略。希望对改善和声学教学教学现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