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新区是扩展城市的发展空间,优化城市格局的重要方式。然而,我国部分地区的新区发展规划脱离实际,在开发建设中存在遍地开花、铺摊子、圈占土地等突出问题,引发了规划数量过多、土地粗放利用,建设用地扩张速度过快等问题。为了使城市新区快速健康的发展,有必要正确认识新区与城市的发展关系以及明晰新区开发建设的驱动因素,因此对城市新区开发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城市新区的概念入手,在对城市新区类型、发展历程、土地利用特点及土地利用变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浐灞生态区为研究区域,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结构状态特征指数和结构信息熵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研究区主成分模型,并阐述了不同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理论层面分析了城市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影响城市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规划的引导力,社会因素的推动力,经济因素的驱动力以及环境因素的带动力,各种因素对城市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方式与作用强度各有不同。土地利用变化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综合影响的结果。(2)对1990-2015年浐灞生态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利用程度、结构特征和信息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耕地和建设用地占地面积变化明显,25年建设用地面积共增长26.38km2,耕地共减少34.23km2,而水域、林地、草地的面积总体变化不大;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2015年土地利用综合指数达305.38,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土地利用垦殖指数下降,开发指数上升;土地利用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加,各类型土地利用面积的均质性增强。(3)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主成分分析数学模型,对选取的9个社会、经济、产业结构指标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一个主成分,得到主成分模型,用模型计算得出土地利用变化的综合驱动因子得分在逐年增加,表明驱动力在逐渐增强。同时从定性角度对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和难以量化的自然环境、地方政策、法规因素进行了阐述,明晰了驱动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理。(4)针对我国城市新区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管理、工程实施以及环境建设等不同角度对城市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同类型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也有助于相关规划部门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从而推动城市新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