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金融创新的热潮。大量创新工具、创新体制的问世,不仅改变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极大地推动了金融深化、金融国际化的进程,乃至于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都造成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间接信用为主,从而决定了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绝对主体的商业银行来说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金融体制开始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金融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金融创新也十分活跃。但与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相比,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主要是政府主导型的金融创新、范围广但独创少、且技术含量低,衍生产品的创新大多归于失败。2006年12月11日,我国经济金融结束了加入WTO过渡期,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灵活的经营策略、全球范围的服务网络和雄厚的资金实力,高素质的人才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激励机制的外资银行逐渐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在经营管理、资产质量、人力资源、产品创新等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这些都会对中国的商业银行带来激烈的竞争、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冲击。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只有以金融创新为突破口,从制度、产品、业务、组织机构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发展和壮大。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特点以及主要构成要素,构建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个方面七项指标对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与国外先进银行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力图全面准确的评价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找出与国外先进银行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创新对改善每个指标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得出金融创新能力不仅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其他组成要素的提升都能够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的结论。最后,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如何通过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来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