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服务器公共协议平台解决方案及其分布式HA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2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软交换产品的实际开发中,相同的协议栈常常在不同的产品中被使用,由于产品具体应用的环境不同,导致对协议的要求也各不一样。虽然这些协议栈有许多共性,但由于不同的产品使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导致基于同样的协议,同样的商业代码,实现区别越来越大。大量的人力财力浪费在重复劳动中,并且好的解决方法也不能积累和共享。更加严重的是现在设备往往需要公用协议的几个部件,但把它们组合往往带来各个协议的公用部分冲突。现在系统大容量要求带来的分布式需求,高可靠性带来的冗余备份需求,以及实用化带来的易管理需求,也因为没有统一方案而一直不能有效解决。为了解决目前软交换设备面对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公共协议平台解决方案,该方案满足了软交换设备的功能性需求、可维护性需求、可扩展性需求、高可用性需求和能够灵活部署的需求。基于本文提出的统一的协议架构,协议栈各层可以独立开发,处于相同的运行环境,并且对于系统管理模块而言,每个协议层都是独立模块,从而任一协议层在总体架构上的形态都能够保持一致,方便了协议层的开发。本文扩展了Trillium层管理功能,使用主代理和子代理的分层网管结构,管理数据可以直接分发到各个目标实体,从而消除了各个模块间配置的耦合性,使得系统具备了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本文提出了双平面的DFT/HA 架构,公共协议节点被分为主平面和备份平面,主平面的节点进行流量的负荷分担和数据处理,备份平面的节点作为主平面的备用节点,与主平面节点形成2*N 的运行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切换速度和切换的可靠性。最后本文通过采用预付费的业务模型,对公共协议平台解决方案的实现效果进行了测试,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其他文献
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是业务驱动的网络,而软交换是NGN的核心.软交换实现了两种重要的分离-业务控制和呼叫控制相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控制相分离.NGN的
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其影响已遍及各个行业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IP网络向实时通信领域拓展已成为可能。通过IP网络传送语音业务(Voice over IP network),
在各种通信系统中,由于信道中存在噪声的干扰会造成传输信号发生变化,从而在接收端发生错误。因此差错控制作为提高传输可靠性的关键技术,成为通信界的热门研究课题。Turbo码具
人脸自动识别是目前模式识别领域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热门研究课题.人脸的自动识别就是用计算机对人脸图像进行分析,并从人脸图像中提取有效的识别信息,用以
本文介绍了人脸识别和人脸检测技术的研究背景和现状,介绍了人脸检测的常用算法,并在现有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了众多算法的优点,提出了一套比较快速、准确的人脸检测算法。该算法通
该论文介绍二次雷达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工作流程和运作机理以及单脉冲二次雷达的系统原理,并且对传统的单脉冲二次雷达应答信号处理器的硬件结构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全新的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频谱资源显得日趋紧张,使得人们努力开发高效的编码、调制以及信号处理技术来提高无线频谱的效率.信息理论的发展指出,通过采用多根发射天线多根接收天线
本文以足球仿真机器人系统为研究平台,研究多智能体对抗系统的高层策略学习问题。通过对足球机器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使用模糊手段描述了复杂的足球机器人状态空间;提出将MAXQ多
先进国际移动通信(IMT-Advanced)是由ITU主导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其对未来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方面对快速有效的自动身份验证的要求日益迫切。由于生物特征是人的内在属性,具有很强的自身稳定性和个体差异性,因此是身份验证的理想依据。这其中,利用人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