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对世界各国的实体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内外学者认为主要是由商业银行将大量表内风险资产转到表外以满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造成的,从而导致杠杆程度上升和资本金的下降,降低了风险抵御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杠杆率监管随着《巴塞尔协议Ⅲ》的颁布应运而生,而我国银保监会也根据国际相关监管规则,制定了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框架,及时地提出适合商业银行发展的杠杆率监管方案,使我国的监管体系更加健全。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持续上升,对商业银行同业资产负债的扩张水平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盈利状况出现了下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建设银行杠杆率水平以及杠杆率对建设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两方面出发,并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杠杆率监管和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上对杠杆率监管对建设银行盈利能力的作用进行阐述。本文以中国建设银行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杠杆率监管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杠杆率监管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相关理论,侧重分析当前杠杆率监管指标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了中国建设银行的2007-2018年的杠杆率及财务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对其在杠杆率监管前后杠杆率和盈利能力的现状进行全方位分析,总结杠杆率背景下建设银行盈利能力的变化趋势和在同业中所处的地位,揭示其所存在的弊端。为了进一步探究杠杆率监管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利用38家中国建设银行一级分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看,杠杆率监管指标对建设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没有显著作用,但对其权益回报率的负向作用较为显著。这表明杠杆率监管政策的实施,强化了二者的反向关系,这意味着日渐全面严格的杠杆率监管之下,适度增加杠杆率有利于建设银行的盈利水平,但过高的杠杆率则会对建设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巨大的考验。针对以上问题和研究结果,为了使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在严格的监管下能够得到提高,本文对建设银行在杠杆率监管有效提高盈利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一严格遵守监管框架,合理改善盈利模式;二是优化资产质量,提升风险控制能力;三是加强金融创新,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四是构建杠杆率管理制度,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与其他研究杠杆率监管对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文献不同,本文采取微观视角具体分析杠杆率监管对中国建设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试图以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建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典范,本文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在建行在杠杆率监管的背景下,更客观地认识到与其他竞争者之间在盈利能力上存在的不足,为建行提高盈利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同时可以给其他商业银行提升盈利能力提供相关经验借鉴,为我国金融监管的理论研究贡献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