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LVNC患者左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及非致密节段与致密节段收缩功能的变化。 方法:M型及Simpson法检查LVEF%均大于等于50%的LVNC患者23例,以及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均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对照组23例。按16节段法对心肌进行分段,病例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三个水平均按该节段是否受累将其分为非致密节段组(LVNC1)及致密节段组(LVNC2),对照组也按同水平相应节段分为对照组1及对照组2。三维超声心动图采集心尖四腔观,运用3D-STI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收缩末容积(LVESV)、LVEF%、整体及左室各节段(16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 结果:1、LVNC组LVEDV、LVESV较对照组增大,LVEF%、GS、GCS、GRS、GLS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2、心尖段及中间段非致密节段组及致密节段组与同水平相应的对照组1及对照组2相比,rGS、rGCS、rGRS、rGLS均下降(P<0.05),基底段致密节段组与基底段对照组2相比较,rGS、rGCS、rGRS、rGLS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心尖段非致密节段组与致密节段组间rGRS、rGLS存在差异(P<0.05),心尖段(rGS、rGCS)、中间段(rGS、rGCS、rGRS、rGLS)非致密节段组与致密节段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 第二部分 左室致密化不全程度对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应用超声探讨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程度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LVNC患者45例。 方法:应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LVEF%值,按16节段法对心肌进行分段,按NC/C的比值对左室16节段进行致密化不全程度评分,该节段无非致密心肌记为0分,114)17例。应用3D-STI技术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GS、GCS、GRS、GLS。 结果:1、LVNC-2组与LVNC-1组相比较,LVEDV、LVESV、LVDd值均高于LVNC-1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D-EF%、GS、GCS、GRS、GLS均明显降低(P<0.01);2、致密化不全程度、受累节段数及致密化不全均值均与LVEDV、LVESV呈正相关,均与3D-EF%、GS、GCS、GRS、GLS呈负相关,致密化不全程度与受累节段数相比,相关系数更高;3、左室致密化不全程度诊断LVNC患者LVEF%下降的截点为13.5,曲线下面积为0.926,灵敏度为78.9%,特异度为84.6%;4、Bland-Altman分析图示3D-STI测得左室整体应变及三维容积指标观察组内及组间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3D-STI测得的左室整体应变及三维容积指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 结论: 1、EF%值正常LVNC患者早期整体收缩功能已受损,主要以心尖段及中间段为主。 2、心尖段及中间段致密心肌、非致密心肌收缩功能均受损,且心尖段非致密心肌纵向及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受损更明显。 3、随着左室致密化不全程度的加重、受累节段数的增加,左室内径、容积增大越显著,收缩功能下降越明显。 4、致密化不全程度对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5、3D-STI能够对LVNC患者的收缩功能进行定量评价,能够早期发现LVNC患者收缩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