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静电喷雾技术构建虾青素复合胶团体系及其评价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shix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溶性药物的开发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巨大地挑战,溶解度又是限制生物利用度的关键因素。常用于增加溶解度的技术包括前体药、环糊精包合物、表面活性剂、微粉化、成盐、晶型筛选、固体分散体等等。本课题以酮式类胡萝卜素物质虾青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处方前研究确定适用于虾青素的有机溶剂体系,筛选出适用于虾青素的增溶、增稳和抑晶辅料,利用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复合胶团微囊化物,对其技术工艺和处方进行优化和性质表征,最后开展其在动物体内的效果评价和细胞层面的抗氧化研究。第一章综述本部分对虾青素的特点、药理活性、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静电纺丝技术原理,成功实施该技术必须控制的关键参数。介绍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其在药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其在难溶性药物非晶固体分散体研发中的优势。对药物的口服吸收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机制、存在的吸收障碍和影响吸收的物理化学因素等。提出了本课题的构建思路,主要包括为难溶性药物虾青素筛选合适增溶、抑晶辅料,利用同轴静电喷雾技术构建虾青素口服递送系统,并对该体系进行体内外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为其他难溶性药物搭建一个可以模式化的口服递送给药系统。第二章处方前研究本部分主要建立了适用于虾青素体外样品的HPLC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在虾青素浓度范围为0.5-10μg/m L具有良好的线性,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高,重复性好,满足方法学要求。测定了虾青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筛选出了50%-75%的二氯甲烷-甲醇作为同轴静电喷雾工作液的混合溶剂。处方内层中引入卵磷脂作为吸收促进剂。以包封率为指标,采用辅料抑晶实验筛选出聚乙烯已内酰胺-聚醋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和乙烯基吡咯烷酮/醋酸乙烯共聚物(PVPVA64)作为虾青素增溶体系的载体。考察不同规格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PEG-g-C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筛选虾青素复合胶团体系的外层材料。第三章虾青素静电喷雾复合胶团微囊化物制备与性质评价本部分主要用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了虾青素复合胶团微囊化物,并对工艺参数和处方进行优化,最佳工艺为电压18 KV,接收距离15 cm,内层和外层溶液流速均为0.3 m L/h,其他因素如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35%。最佳处方为内层中:虾青素15.0 mg,卵磷脂27.5 mg,Soluplus用量175.0 mg,PVPVA64用量为175.0 mg;外层中:PEG-g-CS用量为25.0 mg,PEO(分子量10万)用量为10.0 mg。虾青素原料药在水中的饱和浓度仅仅0.08735μg/m L,而利用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的复合胶团微囊化物,在水中使得虾青素的表观浓度可高达10942.13μg/m L,显著提高了虾青素在水中的表观溶解度。在90 Plus PALS粒径仪上测试结果表明,该微囊化物在水中的平均粒径为186.28±5.82 nm,Zeta电位-7.10±2.10 m V,包封率为93.96%,虾青素负载率3.38%,稳定性良好。扫描电镜下观察到该微囊化物为规整圆形微球,分布相对均匀。其水溶液在透射电镜下可见纳米级胶团结构,XRD、DSC和ATR-IR表征结果证明虾青素由晶型转变为无定形高度分散于聚合物载体中,最后体外溶出实验表明,该微囊化物可速溶于水,在水中2小时内的溶出高达94.08%。第四章虾青素静电喷雾复合胶团微囊化物药动学与组织分布研究本部分建立虾青素体内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大鼠血浆样品在虾青素浓度为0.04-1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小鼠组织样品在虾青素浓度为0.05-2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并对方法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专属性和日内、日间精密度良好,方法回收率大于95%,RSD均小于5%,符合方法学要求。大鼠体内药动学结果表明,虾青素复合胶团微囊化物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显著高于虾青素原料药,制剂组的Cmax可达311.75 ng/m L,是原料药浓度的5倍多,相对原料药的生物利用度达到308.33%,表明虾青素复合胶团微囊化物在大鼠体内的吸收程度远高于虾青素原料药。小鼠体内不同组织分布结果表明,虾青素复合胶团微囊化物解决了虾青素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原料药组在小鼠个组织中含量偏低甚至未测得,而制剂组虾青素在各组织器官含量比原料药高很多,其中在肝脏中含量最高,达到了12.28 mg/kg,值得一提的是虾青素复合胶团微囊化物提高了虾青素在小鼠大脑中的分布。第五章虾青素静电喷雾复合胶团微囊化物细胞摄取及抗氧化研究本部分评价虾青素原料药、虾青素复合胶团微囊化物的细胞毒性、在细胞层面抗氧化效果和细胞对虾青素原料药及其复合胶团的摄取能力,主要采用Caco-2细胞来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研究。以H2O2作为氧化损伤物质,评价虾青素及其复合胶团微囊化物预处理后的细胞存活率及其活性氧清除效果。结果表明,虾青素原料药及其复合胶团微囊化物在浓度范围为0.5-10μg/m L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此外,复合胶团微囊化物明显可提高Caco-2细胞对其的摄取能力。虾青素复合胶团微囊化物给药处理后显著地预防了H2O2对Caco-2细胞的损伤作用,使得细胞存活率从65.35%提高到85.17%,而Vc组细胞存活率为77.86%,证明虾青素复合胶团微囊化物的抗过氧化氢损伤能力优于Vc。最后,虾青素复合胶团微囊化物的ROS清除效果和Vc相当,但明显高于游离虾青素,这与抗过氧化氢损伤的结果是一致的。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变分方法研究了 Schr(?)dinger-Possion系统和Choquard方程解的存在性,这两类方程在量子力学、半导体理论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Schr(?)dinger-Possion系统用来描述带电波与其自身静电场的相互作用,而Choquard方程可以用来描述量子理论中静态下极化子模型。第一部分研究了如下Schr(?)dinger-Possion方程径向对称、非平凡弱解的存在性
固态锂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而备受关注,是未来储能科技的发展方向之一。但目前固态锂电池距离全面商业化仍有一段距离,其主要问题是其关键材料固态电解质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低和界面相容性差,特别是锂金属的活泼性较强,极易与固态电解质发生反应,生成持续生长的不稳定界面,从而导致电池性能的快速衰减。本文针对固态锂电池的电解质/锂负极的界面问题,在聚碳酸丙烯酯(PPC)/La2Zr2O7(LZO)/LiTF
随着国家汽车产业的逐渐成熟,汽车的产量以及销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即使近两年受疫情以及转型的影响,销量略有下降,但也处于快速回暖的状态中。中国汽车行业目前正处于寒冬期,激发了企业间的强烈竞争与合并。伴随着激烈的竞争,各厂商对于新车型的研发越来越重视,而汽车车身覆盖件的开发、质量以及成本问题正是新车研发中重要的一环。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与优化设计方法的结合,对覆盖件开发和质量提高来说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研
TC16钛合金因具有优良的强韧性、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等特点,被认为是航空工业生产钛合金紧固件的理想材料。同时,退火态TC16钛合金棒材具有优异的冷加工塑性,其室温锻压比达到1:4,压缩后可直接使用或固溶时效后使用。因此,研究TC16钛合金棒材压缩变形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TC16钛合金热轧棒材作为对象,研究其室温压缩成形性能,并通过冷轧实验试制了TC16钛合金板材,同时研究了热处理对TC16钛合
油脂类能源物质的高效转化利用是实现“碳减排”以及“碳中和”的一条重要路径。通过裂解法制备的生物燃油,具有工艺简单、副产物少、获得的液体生物燃油热值高、原料适应性广、不会产生甘油等优点而备受人们关注。而油脂直接热裂解产生的油脂酸值过高,会加剧发动机磨损以及形成严重的结焦。为了使裂解油在发动机上能高效应用,须对其进行脱羧处理。本文以椰子油为原料,通过液相裂解和气相催化裂解方法制备高品位的生物燃料,探究
本文基于欧几里得空间中的Fletcher-Reeves(FR)共轭梯度法与Dai-Yuan(DY)共轭梯度法,并使用与spectral共轭梯度法和修正FR共轭梯度法相类似的搜索方向,通过对修正FR共轭梯度法与修正DY共轭梯度法进行凸组合,进而构造了一种新的混合共轭梯度法。可验证,本文中的混合共轭梯度所产生的搜索方向与梯度总满足充分下降条件。由于其下降性质与线搜索条件独立,因此该搜索方向总作为混合共
现代汽车不断追求轻量化和安全性,尤其是汽车的安全性,是围绕人们身边的永恒话题。传统钢材制造的汽车安全部件,单位质量吸收的能量效果较差,已不满足汽车安全部件的要求。而7000系铝合金拥有低密度、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等优点,在汽车安全部件上具有重大的应用背景。本文采用了金相、SEM、EBSD、TEM、硬度和拉伸性能等测试方法系统的研究了固溶和时效工艺对7003铝合金挤压型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
在众多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中,掺铝氧化锌(AZO)薄膜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无毒、成本低等特点,受到了研究人员们的密切关注,广泛应用在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和红外辐射反射层涂层等方面。近几年来,随着光电功能材料的快速发展,对光电薄膜材料的性能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研究者们都欲在提高薄膜光学和电学性能上取得进一步地突破。目前,研究者们更多的是通过在AZO薄膜上复合金属层的方法来提高其综合性能,但大
传统金融学认为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人,面对所有股市信息都能通过理性分析来做出最终决策。而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不是绝对理性的人,在做决定时不单单依据自身的理性判断,情绪等非理性因素也会对其决策产生影响。情绪水平逐渐成为投资者决策的风向标,研究情绪传播过程十分必要。首先,本文在考虑脉冲干扰作用时引入双时滞,从而构建了脉冲双时滞情绪传播模型。然后通过构造离散系统的脉冲频闪映射证明了平衡点的存在性,使用微分
轮胎空腔共振噪声是由路面不平度激励轮胎内部空气腔产生共振继而产生的噪声,并通过轮辋、悬架等汽车零部件传递到驾驶室,进而形成特定频率范围内的结构噪声。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轮胎空腔共振噪声越发引起了车辆以及轮胎制造厂的重视。用吸声材料降低空腔共振噪声已被众多学者证实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本文利用试验和声学有限元仿真法探究吸声材料对轮胎空腔共振噪声的影响规律。为研究吸声材料对轮胎空腔共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