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含0.3%铜的铝铜合金进行了不同应变量下的冷轧变形,并且对形变后的材料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退火处理,然后通过显微硬度计,拉伸试验机并结合电子通道衬度、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等多种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冷轧形变量下铝铜合金的加工硬化,微观组织的演变,织构和取向差的演变,同时对不同退火工艺下铝铜合金显微硬度的变化,微观组织的变化和织构及取向差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另外对通过冷轧形变及退火处理得到的晶粒尺寸不同的材料进行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Cu的加入对铝铜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①在低应变量的冷轧过程中,随着压下量的增大,铝铜合金的硬度呈直线型增加,在中应变量和高应变量下进行冷轧时,铝铜合金的硬度随冷轧压下量的增大而呈抛物线型的缓慢增加,分别与多晶体加工硬化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类似。②随着冷轧形变量的增加,铝铜合金中初始立方织构的含量持续降低,小角度晶界的比例持续下降。形变量达到80%以后,大角度晶界的比例,尤其是取向差在45°60°范围内的大角度晶界的比例持续上升,这与大形变量下,强烈的塑性变形导致铝铜合金中发生了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形核过程有关。③冷轧形变量为98%的铝铜合金再结晶温度的范围在175℃200℃,再结晶的激活能为96.02KJ/mol。通过对冷轧形变量为98%的铝铜合金进行不同退火温度的退火实验,可以得到晶粒平均尺寸在0.32μm28μm范围内微观组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冷轧形变铝铜合金中轧制织构组分减少,同时Cube织构的含量有小幅增加,小角度晶界逐渐转变为大角度晶界。④超细晶结构铝铜合金在强度提高的同时有效地避免了屈服点现象。中温退火时,超细晶材料中常出现的塑性失稳现象,但在超细晶铝铜合金中并没有观察到,并且Hall-Petch关系中也没有负偏离现象的出现。⑤超细晶结构铝铜合金的应变速率敏感因子m=0.07。在应变速率大于1×10-3/s后,超细晶结构铝铜合金在进行拉伸实验时发生了应变速率钝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