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七事变”以来,中华民族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面对综合实力强大的日本,如何通过战时财政的调整,有效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持久抗战,成为了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是时,作为扼守西南大门的贵州,其战略地位更加突显。至此,抗战时期的贵州财政就非常重要,抗战时期贵州的财政不仅需要满足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需要稳定贵州的社会经济秩序,最重要的是要为抗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抗战。为了完成上述任务,贵州省政府适时的对本省各个阶段的财政工作重心和问题进行分类细化,尤其是逐步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运用了税收、债券、征实等多种具有战时财政特征的财政举措和相关政策。一方面,抗战时期的贵州省财政有效的集中和分配了贵州在战时阶段的资源,保证了抗战的顺利进行。同时贵州省政府运用征实、税收、债券等多种战时财政工具,一方面调节了货币等信用凭证在市场的数量,另一方面增加了实物供给,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抗战后期贵州社会经济秩序。另一方面,抗战时期贵州省政府将大量的财政资金运用到了贵州社会经济当中,不仅促进了抗战时期贵州工商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贵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对于抗战时期贵州省财政建设的论述,有利于深入理解抗战时期贵州省财政对于抗战全局与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的作用。同时通过对抗战时期贵州省财政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不仅能为当前的国家财政管理工作、税收征收工作、债券募集工作、粮食征收工作提供建议,而且能为当前完善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财政收支系统政策的确立以及财政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等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