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枝花赛葵上双生病毒的检测与鉴定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ekej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虱传双生病毒(Whitefly-transmitted geminivirus, WTG)是世界上多种经济作物上的重要病原之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严重。近年来在我国海南、广东、福建、云南等地多有WTG侵染的报道,在四川的番茄上也已造成严重的危害。本实验室从四川攀枝花发现了表现黄脉症状的杂草赛葵样品,由于杂草是双生病毒重要的中间寄主和初始侵染源,为明确杂草赛葵样品中双生病毒的种类,我们对这些赛葵样品进行了针对双生病毒的检测,并对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变异进化进行了分析。利用已报道的双生病毒通用引物PA/PB,对所有155份赛葵样品进行PCR检测,共有108份样品扩增到了长约500bp的特异片段,阳性率为69.68%,其中仁和区的样品64份,红格镇44份,这表明赛葵样品中存在双生病毒的侵染。扩增到了病毒DNA-A的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赛葵样品中扩增到的双生病毒包括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 TYLCCNV)及云南赛葵黄脉病毒(Malvastrum yellow vein Yunnan virus,MYVYNV)两种病毒。通过序列比对及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赛葵样品(SC44、SC95、SC170、SC211、SC314、SC344、SC327及SC329)扩增到的MYVYNV与GenBank中登录的MYVYNV(AJ971501.2)具有最大的序列相似性(98.4%-99.9%),亲缘关系最近;样品SC44扩增到的TYLCCNV-SC44与TYLCCNV-TbY10 (AJ319675)序列相似性高达99.1%,而从样品SC327中扩增到的TYLCCNV-SC327与TYLCCNV-TbSC101 (JN082233.1)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9.5%。利用双生病毒卫星DNAβ分子的通用引物β01/β02,从89份样品中扩增到了长约1300bp的条带,阳性率为57.42%,其中仁和区的样品有54份,红格镇35份。经鉴定样品中存在两类卫星DNAβ分子,分别是伴随MYVYNV的卫星MYVYNB和伴随MYVV的卫星MYVB。利用双生病毒卫星DNAα分子及DNA-B组份的特异性引物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测到目的条带。对赛葵样品中病毒及卫星DNAβ分子复合侵染的检测表明,用双生病毒特异性引物检测这些样品,有104份样品检测到了MYVYNV,有70份检测到了TYLCCNV,同时检测到这两种病毒的样品共有70份,所占比例为45.16%,表明田间赛葵样品中双生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普遍。有19份样品同时检测到两种病毒MYVYNV和TYLCCNV及伴随两种卫星MYVYNB和MYVB,占比例为12.26%,仅有1份样品为两种卫星MYVYNB和MYVB分子共同伴随MYVYNV但未伴随TYLCCNV;未发现MYVYNB和MYVB这两种卫星分子仅仅伴随TYLCCNV的现象。
其他文献
栗真绥螨(Euseius castaneau)是植绥螨科真绥螨属的一种最新研究的捕食螨种类,根据室内的初步研究发现,该捕食螨对入侵性害虫——西方花蓟马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是一种具有开发
目的: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奥曲肽滴注治疗中专项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二斑叶螨和烟粉虱是重要的农林害虫,为找到一种合适的生物源农药防治二斑叶螨和烟粉虱,本试验选取百部、半夏、乌头、白屈菜、蛇床子、紫丁香和白头翁7种不同的中药材,用乙醇
医院后勤物资采购管理是医院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物资采购管理的水平充分体现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也是医院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体现,规范医院后勤物资采购管理至关重要.
目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与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数法将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 bner)),又名白菜褐夜蛾,玉米叶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的多食性、暴食性害虫,防治较为困难。围食膜(Peritrophic membrane,PM)作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群中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越来越常见.心理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医师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药物降
目的:探究社区规范化管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选择本社区2016年4月-2017年5月纳入档案管理的136例高血压患者,依据管理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