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中后期凉山地区的初等教育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zg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的初等教育较之清末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初等教育的法制、法规、学制、课程设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等方面都步入了规范化的进程。民国政府成立后,在全国开展义务教育,开始重视边疆地区的教育发展,在边地设立实验小学、补助边地初等教育经费、设立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使得边疆地区的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民国中后期国民政府在凉山地区实施国民义务教育,建立新式学校,以期通过“施教’’来达到“治夷”,改变凉山地区落后的局面,将凉山地区的发展纳入统一的进程中。凉山地区先是属于四川省的管辖,后划归西康省管理。西康省建立后,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教育的政策,使得西康省的边地民族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民国中后期凉山地区的教育管理机构有了管理民主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在学制、课程设置、教师管理等方面都规范起来了,走进了现代教育的进程,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化,加速了凉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同时凉山地区的初等教育发展也有着局限性:教育经费不足、师资缺乏、语言不通、校舍缺乏等都制约了凉山地区初等教育的发展。对民国中后期凉山地区的初等教育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客观的认识国民政府的边疆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以及四川省、西康省政府在发展边地少数民族教育中的得失。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三章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缘由及研究现状、资料来源及研究思路。正文三章:第一章从清季、民国前期凉山地区的初等教育发展来看民国前期凉山地区初等教育的发展情况。第二章对民国中后期凉山地区的初等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经费、学制和课程设置等进行整理和论述。第三章主要是对于民国中后期凉山地区初等教育全面论述,客观的评价其时的初等教育的发展和成效,以及对其不足认识。
其他文献
为提高进入琵琶湖水体水质和有效恢复并保持琵琶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日本滋贺县10家下水道污水处理厂全部采用脱氮除磷深度处理工艺。湖南中部净化中心目前规模为26.85万t/d,采
油船含油压载水大量排放入海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危害。在研究中,通过强电离放电技术制取高浓度臭氧,应用臭氧氧化方法来深度处理含油压载水,模拟实验表明在臭氧投加
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及特性随着季节和人类在不同季节的生活习惯而变化,针对我国北方城市研究了一年中不同季节的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特点,对影响厌氧发酵过程的相关成分如总有机
本论文在Levelt言语产出模式,Anderson的认知技能发展模式和语块理论的基础上,探讨留学生汉语语块的使用和汉语口语流利性的相关性,旨在为促进留学生汉语口语的流利性提供新
采用新型高效吸附剂———活性炭纤维吸附废水中对硝基苯酚,对其吸附和脱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并对动态吸附-脱附进行了稳定性实验。在最佳的吸
为了识别头孢抗生素生产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掌握其水质特点,对头孢抗生素中间体合成废水进行了物质组成分析。水样取自天津某头孢生产企业废水处理系统的进水和出水。采用气
对液氨泄漏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归类,依此绘制了液氨泄漏事故树。分析得出,管理问题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均要大于设备故障的基本事件,对各基本事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最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对于通信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通信服务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不断提升。对于无线通信领域,这也就要求通信网络要更加有效地利用通
艾芜的南行系列小说与散文作品通过对独特行旅体验的书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在一定程度上超离了时空束缚与社会束缚的南行世界,本文主要从南行系列中所表现出来的三种独特的行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