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在完成衡东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项目基础上撰写的。论文以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底图制作、地类调查、权属调查、数据库建设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研究背景及基础理论概述,介绍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区域概况、GIS/RS技术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等内容。
第二部分为遥感室内解译,在此研究中以1∶1万标准分幅SPOT-5卫星数据为信息源,建立了耕地、园地、林地、草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其他用地的遥感解译标志,阐明了权属界线的解译方法,详细论述了从资料准备到地物解译,最终制作野外调查工作底图的室内解译全部过程。
第三部分为野外调查与实时补测,此段介绍了野外调查即权属调查和地类调查的工作流程,提出了权属调查的具体内容,解决了权属调查中易出现的问题;明确了地类调查内容、处理了线状地物与各类之间相互关系,讨论了野外调查成果质量控制方法。
第四部分为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研究了野外调查成果的数字化方法,以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和规范的建库流程为基础,使用MapGis软件,采集和处理了野外调查数据,包括图件扫描、几何纠正、坐标转换、图形数据采集、属性数据采集、拓扑处理、接边和拼接等内容;建立了数据字典、图幅索引、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建设了土地利用数据库。
第五部分为基于数据库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应用土地利用数据库,分析了衡东县土地利用现状,通过2004-2008年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和地类转移分析,得出衡东县土地利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第六部分为结论和展望,总结了研究成果,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