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CD24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上寻找判断膀胱癌的恶性程度、预后指标和膀胱癌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D24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上寻找判断膀胱癌的恶性程度、预后指标和膀胱癌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43例膀胱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CD24的表达进行检测。(1)观察CD24在膀胱癌和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分析CD24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24蛋白主要表达于膀胱恶性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浆中,其阳性例数为27例,阳性率为62.8%,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仅1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0%。不同病理分级膀胱癌中CD24的表达是不同的(P<0.05)。G1、G2、G3组的CD2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3/9)、63.6% (13/22)、91.7% (11/12)。G3组膀胱癌中CD24的表达明显高于G1组(P<O.005)。CD24蛋白在浸润性膀胱癌中(pT1~pT4)80.7%的阳性表达也明显高于非浸润性癌29.4%(pTa)的阳性表达(p<0.05)。通过对43例膀胱癌患者中的29例术后两年的随访发现:12例患者两年内复发,CD24在复发组9/12(75.0%)和未复发组5/17(29.4%)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 CD24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2. CD24高表达与膀胱癌的分化和浸润性进展密切相关。3. CD24高表达可能成为判断膀胱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家长对开展非惯用手协调训练态度及实施情况。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认为有必要开展非惯用手协调训练的家长576例
不对称卟啉的合成与应用是目前的热点之一。硝基卟啉非常重要,不仅因为目前关于卟啉的取代反应很少报道,更重要的是硝基卟啉以及它的还原产物氨基卟啉是一些生物活性分子有用
用超高效合相色谱法( Ultra performance convergence chromatography,UPC2)建立补肾健脑颗粒及各药材提取物的指纹图谱,对补肾健脑颗粒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分析,并测定有效成分
<正>1创意每年在学习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校正时,学生都很难理解,甚至用了动画课件理解起来也很困难。为了让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校正问题有感性认识,我们决定自
<正>秸秆原料化利用主要包括秸秆造纸、板材加工、生活用品加工、净化功能材料、秸秆有机化工和秸秆编制等。据统计,2015年我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10.4亿吨,可收集资源量约为9
安宁市是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区位条件,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起,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所带来的城市用地不断
组蛋白去乙酰酶(HDAC,Histone deacetylase)与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共同调节核心组蛋白的乙酰化状态。HDAC过度表达并被转录因子募集,将导致某些基因
目的分析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探讨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最佳治疗手段,总结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诊治经验,以减少临床上的误诊
真核细胞表面普遍存在着糖基化修饰,主要包括连接在天冬酰胺上的N-糖链,连接在丝氨酸和苏氨酸上的O-糖链,连接在丝氨酸上的糖胺聚糖(GAGs)和连在脂类物质上的糖脂。糖链及其缀
目的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是体内抗肿瘤免疫最为有效的效应细胞,但其激活需要抗原呈递细胞(APC)处理并呈递相应的抗原。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A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