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属于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各地校园建设如火如荼,高校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图书馆作为新时期校园多重中心和标志性场所,其立面设计成为校园外部空间设计的重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立面造型表现出新倾向,同时存在着场所精神、地域性和生态化表达缺失的现象。建构作为建筑意义的直接创造者,这些现象激起笔者追寻立面建构的线索与秩序。本文结合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建筑实例,从形态学入手对图书馆立面建构进行整理研究,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定义、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二章梳理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历程及立面造型演变,总结出各阶段立面造型特征,指出新时期图书馆立面造型发展现状与趋势。同时对新时期图书馆在校园中的物质性和精神性双重功能进行探讨,指出图书馆立面对读者心理与外部空间建构的作用。第三章从形体、色彩、光影、肌理四方面审美要素出发,对高校图书馆立面造型的构成进行分析。从结构、功能、空间、创作四方面出发探讨了图书馆立面的形体构建,从色彩与肌理运用出发探讨了立面的材料构建,并探讨了光影对立面造型的作用。最后对立面建构的美学评价理论与标准进行了梳理。第四章从人性关怀的体现、文脉与地域性表达、展现有意味的形式三方面出发,对高校图书馆立面建构的人文表达进行梳理,指出图书馆立面建构不仅应是室内功能与空间含理的诗意再现,同时还应是注重地域、文脉、时代等因素的情感表达。第五章对高校图书馆立面建构的生态与技术表达进行探讨。首先,从自然环境出发,指出立面建构应采取正确的选址与布局,形体应与环境共生,同时应辩证优化形体为低成本立面设计打下基础。其次,从技术层面出发,指出立面建构应注重保温隔热、采光遮阳、自然通风等物理环境的表达。同时应注重立面细部建构,使立面形态表现出简约有序、干净整洁的形象。另外,还提出立面建构应采取适宜的技术语言,适宜的节能环保材料和新型能源。通过上述研究探索立面建构的线索与秩序,希望为当前高校图书馆立面创作做个总结,并对当前立面创作炫技化、风格化、符号化、文脉迷失、形式抄袭等现象进行反思,也希望为其余相关建筑立面创作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理论与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