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敛散性研究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er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中国政府启动了总规模超4万亿的投资驱动,开启了各地区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债务融资的新的阶段。债务余额从2010年的10.72万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8.39万亿元,债务占GDP比重始终在20%以上。现在,地方政府债务已成为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融资手段。地方政府债务因相关规制手段不到位引发一些风险外,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是有重要贡献的。本文从经济增长角度来研究政府举债行为,重点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债务两者之间的关系,从不同区域发展程度来探讨政府债务的影响效果,探索债务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将其分成了三个部分:债务有益论、债务有害论和债务中性论。其次,使用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债务审计报告对政府债务的现状进行阐述,掌握全国债务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在理论模型构建方面,通过借鉴前人的IS-LM理论,引入政府部门,构建了债务的短期增长模型IS-LM-RE模型,意在说明政府债务通过影响区域消费和投资来影响区域经济,在短期内对国民经济产生乘数效应;通过对Barro模型的分析,得出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非线性关系,进而提出两个假设:1.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有非线性影响;2.地方债务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有不同的影响。实证方面,通过VAR模型验证短期内政府债务对国民经济有正向的促进作用。通过固定效应模型验证长期内政府债务和经济增长存在非线性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有:1.从短期来看,地方政府通过举债影响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有乘数效应;长期来看,我国地方政府负债率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倒“U型”非线性的关系,衡量一个地方的债务水平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2.存在最优债务规模。政府举债应适度,一旦超过适值,债务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3.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增长发挥敛散性作用。通过对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进行检验,得出了政府债务对经济发展程度好的东部地区产生“挤出效应”起收敛作用,而对东北、中西部而言,政府债务提供了资金支持,对经济增长起到发散作用。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提出了建议:辩证看待债务问题;规范举债机制,制定严格债务管理体制;处理存量债务。
其他文献
利用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分离得到了-种Go吡咯烷衍生物:N-甲基-2-(3-羟基苯基)E60]富勒烯吡咯烷,通过单因素方法,探讨了反应条件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并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物摩
电极的机械稳定性对电极电化学检测性能的长期稳定性非常重要。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玻璃基板上集成了纳米碳管电极,并利用该电极对溶液中的邻苯二酚进行了电化学
成人高等教育会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与从业资格考试普遍存在脱节、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滞后以及学生考证意识淡薄等问题,拟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设置、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提
主要对一阶隐式Euler法、二阶隐式Euler中点公式分别嵌入到一阶显辛Euler法和二阶leapfrog显辛积分器所得算法M1和M2进行了稳定性比较。对于坐标与速度耦合的线性哈密顿系统,
对传输紫外激光用空芯光纤结构进行了研究。铝膜是从紫外到红外都有很高反射率的理想材料,用它采研制的空芯光纤的直线损耗和弯曲损耗均较小。在铝膜上涂覆设计厚度的低折射率
讨论了Nehari函数族及其所诱导的共形度量的双曲凸性,得到了单位圆盘在Nehari函数作用下的像区域的共形度量为双曲凸函数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