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20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自发分化和5-氮胞苷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潜能,以及体外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规律性。方法:抽取猪髂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法筛选和培养MSCs,选取第9,10,11,12,15和20代MSCs,研究其向心肌样细胞自发分化潜能和5-氮胞苷诱导后4周能否分化为心肌细胞,并探索猪MSCs体外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规律性。各代MSCs采用连续显微镜下观察、流式细胞仪、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Real Time-PCR、透射电镜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体外自然培养条件下,P9,P11,P12,P15,P20和大部分P10 MSCs形态一致,呈梭形成纤维细胞样形态,但部分P10细胞多核、胞浆延长,转变为肌管样形态。5-氮胞苷诱导1周后,部分P9,P11,P12,P15和P20MSCs表现为较长的胞浆形态和多核化,4周后更多细胞相互连接形成不规则的管样结构,而P10MSCs则形成相对规则的肌管样结构。流式法显示,P10MSCs的G0/G1期比例显著增多(88.00±3.90)%,P10与P9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1),出现细胞生长停滞。贴壁细胞CD90、CD29阳性,而CD34、CD45阴性,说明贴壁细胞为MS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自然培养和诱导4周后各代MSCs均表达心肌特异性结构蛋白Cx43和α-sarcomeric actin,而诱导后P10MSCs分化率与其他各代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1)。Real time-PCR结果表明,自然培养和诱导4周后的各代MSCs均有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4和结构基因MLC、α-SKA、Cx43、cTNI基因表达,而P10MSCs自然培养和诱导后4周,各基因的表达丰度均高于其他代在相同条件下的分化细胞,而α-SKA诱导后增高显著(P<0.0001),而P20MSCs表达的基因减少。透射电镜显示在自然培养状态下和诱导后4周,P9,P10,P11,P12,P15 MSCs均有较多不规则细肌丝,而P10MSCs经诱导后出现较多不规则排列粗肌丝,P20MSCs肌丝减少。结论:1.猪骨髓MSCs在体外自然培养条件下,各代形态、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是不均一的,传代次数的增加MSCs增殖逐渐变慢、部分细胞自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2.MSCs于第10代出现细胞生长停滞,但并没有丧失多向分化潜能。3,在体外长期培养过程中,MSCs出现转化能力。4.5-氮胞苷可诱导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P10MSCs分化更具有成熟心肌细胞的特异性表型。4.结合本实验研究组前期的结果,推测P10可能是猪MSCs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过程中的拐点。
其他文献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反映着实践的发展要求,贯穿着科学的发展理念,从认识论、方法论多角度引领着宣传思想工作的深化、拓展、创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HOG1基因敲除球头三型孢菌工程菌发酵产赤藓糖醇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方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结果进行
本文在阐述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组成及控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水利工程施工各阶段的成本控制对策,为水利工程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对羊肚菌多糖的结构和免疫调节活性进行初步探究,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羊肚菌粗多糖,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CCK-8法检测羊肚菌多糖免疫调节能力。结果显示:分
基于来源于Bacillus cereus WQ9-2的耐有机溶剂蛋白酶WQ的液相色谱-双质谱(LC-MS-MS)分析结果,设计引物,克隆耐有机溶剂蛋白酶WQ的基因,测序分析表明该蛋白酶的开放阅读框(ORF)大
房建结构设计的内容很多,重要的一点是其能达到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和其他基本要求,使房屋能实现基本的功能。
研究酪丁酸梭菌吸附清除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能力,为其在农作物饲料中的脱毒作用奠定基础。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初始菌质量浓度、pH、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并探究热、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