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科学知识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ttt1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与企业间的科学知识转移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有关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科学知识转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专利的科学引文(scientific reference)、科学家R&D合作或产学合作等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这些研究过于关注科学知识获取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却忽视了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知识应用环节。科学与技术具有相互冲突的演化逻辑,优异的科学研究并不一定总能产生成功的技术创新,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是直接效应模型所不能有效解释的。那么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究竟如何从科学研究中获益?科学知识只有通过应用才能产生收益,而从知识获取到知识应用需要社会整合机制。如果将企业科学家(R&D人员)作为科学知识转移网络中的社会主体,那么其网络位置和网络构成会对其科学知识应用产生何种影响?企业的内部能力对企业从产学合作中获益的程度有何影响?目前的文献尚缺乏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系统研究。由于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科学知识交流具有多层面性,本文从专利、科学家和企业三个层面(分析单位)分析了产学科学知识转移对不同层次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专利层面本文采用我国重点高新产业USPTO专利数据分别探讨了专利发明人(专利)引用中国和外国学者科学文献对专利有效性(patent usefulness)的直接影响和基于技术知识构件(component)重组的间接影响,结果发现发明人引用中国学者科学文献对专利有效性具有U型的直接影响,而对技术知识构件与专利有效性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发明人引用外国学者科学文献对专利有效性和技术知识构件与专利有效性之间关系均没有显著的影响。其次,在科学家层面,本文基于有机精细化学行业一个典型企业的论文数据和专利数据,分别构建了科学家合作发表网络和合作发明网络,然后将两个网络通过桥接科学家(bridging scientist)连接起来形成科学家R&D合作网络,接着通过对比分析科学家合作发表网络和R&D合作网络的网络结构,发现桥接科学家作为大学与企业间的跨界联系人(boundary spanner),显著提高了产学科学知识转移网络的结构凝聚性和连通性。此外,基于结构视角和认知视角,本文实证检验企业科学家的网络位置和网络构成对其科学知识应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水平对其技术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并不稳健;企业科学家跨越结构洞的网络位置对其科学研究水平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反映企业科学家联系人知识异质性较高的GATEKEEPER角色扮演对该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最后,在企业层面,本文基于中国有机精细化学行业样本的专利和SCI论文数据,分析了企业知识整合能力对产学合作与企业组织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产学科学合作对企业组织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受到了知识整合能力的部分中介,而产学技术合作对企业组织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则不受知识整合能力的中介作用。本文的创新工作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本文将科学知识转移对专利有效性的直接影响和基于技术知识构件重组的间接影响纳入统一模型,分析科学研究成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除了直接的科学知识应用之外,更重要的是科学知识可以指导专利发明人更有效地进行技术知识构件重组,从而提高技术突破的概率和技术创新质量。研究表明中国和外国学者科学文献对中国高新产业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后者作用的发挥受到更多的限制。2)综合运用论文合作和专利合作指标,本文直观描述了大学科学家和企业科学家之间基于不同形式的社会交流所形成的科学知识转移路径,并通过重点研究桥接科学家对产学科学知识转移网络的形成和结构演化的影响,不仅识别了桥接科学家在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跨界联系人角色和鉴别有价值科学知识的作用,而且发现其可以显著改善产学科学知识转移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而提高产学科学知识转移的效率。3)本文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基于结构视角和认知视角,检验了企业科学家在科学家R&D合作网络中的网络位置和网络构成对其科学知识应用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科学家跨越结构洞的网络位置对其科学研究水平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关系没有显著影响,而其在个体中心网(ego network)中扮演GATEKEEPER角色的频次(反映其联系人的知识异质性较高)则可以显著提高其科学研究水平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结构视角和认知视角的实证结果差异说明网络的构成“内容”比网络的结构“表象”对企业科学家的科学知识应用更重要。4)基于知识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通过强调与产学科学合作和产学技术合作分别相对应的探索性科学知识学习过程和开发性科学知识学习过程,丰富了现有研究对不同形式产学合作与企业组织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解;扩展了直接效应模型,提出并证实了企业的知识整合能力——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有效关联和协调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能力,在产学科学合作与企业组织技术创新绩效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与作为开发性学习过程的技术开发相比,作为探索性学习过程的科学研究在组织层面距离创新产出阶段更远,因此相对于从产学技术合作中获益,企业更依赖知识整合能力从产学科学合作中获益。
其他文献
银行在我国金融业中仍处于主导地位,银行业风险状况关系到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体系的安全与稳定。本文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不仅非系统性风险在不断下降,系统性风险也
居住是城市的一项基本职能,居住生活空间的组织与表达反映着人类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思考,居住形态的创新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在城市化的潮流中,城市的改进和发展显然应当从
铝合金轮毂是汽车上的重要零件,质量轻,强度高和美观是对其主要的设计要求。运用有限单元法来分析轮毂结构可以很好地平衡这些设计要求,而铝合金轮毂的耐冲击性是设计中主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团队这种组织形式被广泛采用,作为二者结合体的知识型团队自然倍受注目。知识成为知识型团队创造价值的源泉,是实现团队目标的不竭动力,而知识又具
研究背景和目的β肾上腺素受体(β-adrenoceptor,β-AR)是交感神经系统的重要成员,通过介导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的生理效应,在调节心脏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β-AR属于G蛋白
<正>2月28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北京召开六届二次理事会会议期间,举办了主题为《走进内部审计——现在与未来》的现场访谈报告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协会名誉会长李金华,审计
随着我国“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我国实体经济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不断演进,我国保险企业国际化成为了今后保险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最近几
-、来稿要求本刊坚持唯物史观,提倡实事求是的学风和踏实严谨的文风,倡导整体的、开放的历史眼光和创新的学术观念,注重从更大的空间和更长的时段考察苏区历史,反映苏区历史
正当许多家长为孩子不能挤入“前十名”而苦恼万分的时候 ,正当许多教师把全部精力盯着“尖子生”的时候 ,正当许多学校为出过几个“高考状元”沾沾自喜的时候。浙江一位小学
车辆通行费征收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收费站作为交通行业的窗口单位,文明服务始终是收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进一步塑造文明服务的窗口形象,是摆在管理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