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素数和混沌的RFID加密算法及安全认证协议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实现非接触式的信息传输,从而达到识别的目的。目前RFI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RFID系统满足着广大用户的不同需求,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级别的安全隐私问题。RFID系统中各个环节如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后台服务器等都有各种程度的安全隐患,安全与隐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RFID技术规模化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阻止试图侵入RFID系统进行的非授权访问,或者防止窃取甚至恶意篡改电子标签信息,必须采取措施来保证RFID数据的有效性和隐私性,确保数据的安全。其中比较通用的策略就是先建立一个安全模型,再加以利用加密算法和安全认证技术。  混沌和密码学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和结构上的相似性,基于混沌理论设计的加密算法具有运算简单高效、实现方便等优点,启示着人们将混沌应用于低成本RFID系统的信息安全保护。典型的如基于一维Logistic映射的混沌加密算法,在考虑有限精度效应会使混沌密钥流序列退化为短周期循环序列,从而导致一维Logistic映射混沌加密算法的动态特性退化的情况下,引入超素数长周期算法,结合混沌的初始敏感特性,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克服混沌系统动态特性退化问题的加密算法。将超素数和混沌理论相结合延长了伪随机序列周期长度,同时经过试验仿真和相关分析,表明该算法产生的密码序列具有很好的遍历性、随机性与初值敏感性,满足低成本RFID系统的安全需求,且具有加密速度快、易于实现、资源成本低等优点。  目前,针对RFID系统还没有统一的安全认证协议方案。在介绍RFID认证协议的设计需求后,我们给出基于改进混沌加密算法的系统方案设计出合适的RFID安全认证机制,并通过BAN逻辑证明该认证协议可有效抵抗如重放、窃取、位置跟踪等各种类型攻击,从而提高系统安全性。
其他文献
聂荣臻(1899~1992).重庆江津人.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先后
期刊
1950年国庆前夕,毛泽东在中南海设宴招待来自家乡湖南的客人.宴会前,他拉着一位面容清癯的老人的手,动情地向身边人介绍说:“这是我的九哥.他家住在湘乡十四都,是我的姨表兄.
期刊
在四川盆地龙门山脉的最北端,水光山色间掩藏着一处我国最大的核工业企业——821厂,其曲折的发展历程、光荣艰巨的使命和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使这个老三线企业披上了一层神秘
期刊
能源匮乏一直是世界各国都在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一部分,太阳能有着清洁、无污染、获取容易等优点,但是由于太阳能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不恰当地并入电网会产生大量谐波,对电网产生污染。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可以实现对谐波进行抑制。将二者进行研究可以实现其优势互补、缺陷抵消,针对具有谐波抑制功能的光伏逆变控制技术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本文通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