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通信网的主干部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在接入网部分却变化很少。“最后一公里”的接入网部分仍然是高速局域网和主干网之间的瓶颈。主干网光纤化带来的巨大的带宽资源使人们考虑接入网也应该实现光纤化。光接入网又可以分为有源光网络(AON)和无源光网络(PON),PON作为一种纯介质网络,它有效地避免了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作为接入网的物理层是比较理想的。而随着Internet和IP业务的普及,专为承载IP业务而开发的以太网逐渐成为了一个普遍接受的标准,以太网成了最理想的链路层协议。因此将以太网和无源光网络结合(EPON)是构建下一代接入网的最佳选择。本论文依据IEEE802.3制定的EPON协议草案,分析了接入网的现状以及EPON的优势,介绍了EPON的工作原理以及数据链路层的关键技术。针对EPON MAC层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论文主要论点和成果如下: (1)光网络单元(ONU)自动发现与注册技术的研究,比较了注册冲突的两种解决方案,并对注册周期的恰当选取进行了分析。 (2)对TDMA方案中的测距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时间标签法(TimeStamp)测距的思想,阐述了其原理以及初始测距以及动态测距的过程。 (3)针对以太网中的数据流具有很强的突发性的现象,对动态带宽分配算法(DBA)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以往的DBA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质量(QoS)的剩余带宽重分配方案(QoSEBA),不仅大大地降低了高优先级数据的时延,保证了不同用户的带宽分配和QoS,而且对那些对带宽和时延有特殊要求的用户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MAC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