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河高速公路广州段K66+250~K66+580路堑右侧滑坡位于广州增城市,由修建高速公路边坡开挖后多次坍塌发展而成,是大型复杂的工程滑坡,由于该边坡地质、岩性、风化界面、地下水、软弱结构面等情况较为复杂,运营后仍出现较大滑动,坡脚路面上拱,急需得到治理。本文以有效治理K66滑坡为目的,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勘察资料,对滑坡机理及治理工程进行分析研究。以现场调查分析为主对广河高速公路路堑K66滑坡地质环境、滑坡的滑动过程、滑动机制及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现场地貌形态的特征、钻探物探资料、取样资料、监测数据、变形形态、结构面的配套分析,推出滑坡的滑动面,计算出滑坡各个分区典型断面剩余下滑力。提出以“排水减重、强腰固脚”为核心的综合处治措施,并对其实用性进行了论证,计算出锚索拉力及抗滑桩内力,完成锚索框架及锚索抗滑桩的设计。通过抗滑桩施工地质编录、锚索及钢筋应力损失监测、深孔位移监测及地表沉降观测结果的分析,证明滑坡滑动面推测的合理性和治理的安全有效性。关键问题:1、地质环境对广河高速公路广州段K66路堑滑坡区域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2、滑动机制及稳定性分析针对广河高速公路广州段K66路堑滑坡的地质环境详细研究,确定地质资料。进而研究滑坡滑动的原因、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结合目前的滑动特征和地质情况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进行滑坡推力的计算。3、锚索抗滑桩的设计及滑坡综合治理锚索抗滑桩的桩和锚索内力研究,开展力学分析,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的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