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x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德华·阿尔比是美国著名剧作家,曾三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享有“美国荒诞派第一人”的美誉。三幕剧《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他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其写作生涯早期。人物是两对不同年龄段的夫妇,没有特定的情节,但是通过对两对夫妇动作对话的描写,尤其是主角乔治,玛莎夫妇之间无止境的互相指责与谩骂,折射出了六十年代面临社会生态,精神生态双重困境的美国社会。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社会风气浮躁,利益至上的风气盛行,国内外政治的不安定因素让曾笃信美国梦的美国人民内心惶恐不已,出于对现实和未来的恐惧,许多美国人选择消极应对,通过种种极端方式来逃避或转移对现实的不安情绪。主人公乔治,玛莎夫妇,尼克,哈尼夫妇就是这千万美国人中的缩影,通过描述他们面临的生态困境,来展现美国当时大环境下的生态困境。因此《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发表具有深刻的生态意义。  国内的阿尔比研究成果并不丰硕。而对于这部作品的研究也更多集中于对其荒诞性的解读和剧中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批判,或者无意识表述。生态批评领域里只有寥寥数篇提及精神生态,研究成果也比较有限。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批评,其首要任务就是通过重视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来进行文化层面的批判:探寻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是如何影响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及行为,进而导致环境恶化及生态危机。而在生态批评的领域里,又分为三个层面,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及精神生态,三者不可分割。在本剧中,自然生态涉及不多,因而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人是生态圈的一份子,其本身具有的社会属性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其的精神状态。鉴于此,笔者的论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角度研究《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通过分析剧中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种种不和谐进而探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之间维持和谐关系的重要性。笔者对《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本文总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阿尔比的生平成就及剧本剧情、总结国内外对《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研究现状;论述生态批评基本理论框架及生态批评主要涉及的三个领域,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并分析了阿尔比的生态伦理观。  第二章是对剧中社会生态的研究。六十年代初期看似平静的美国社会暗藏汹涌,过去的纯真年代一去不返,传统观念,价值观的割裂使得美国梦摇摇欲坠,家庭关系的扭曲对人物的消极影响,社会政治因素导致的社会动荡及剧中科技与人文的对立共同导致了社会层面上的人类生态困境。  第三章是对剧中精神生态的研究。社会生态的衰退不可避免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通过分析剧中人物如何沉溺幻想,到幻想破灭后的心态变化,及夫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乔治玛莎夫妇之间沟通无能化的角度解读导致人类精神困境的因素。  第四章是结论,总结并概括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文本分析四位人物的言行,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在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层面对他们面对的生态困境进行了解读。本文从生态批评这一全新角度深刻展现了剧中人物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其以新视角探寻生态系统间和谐关系的重要意义和重新探讨《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生态价值的研究目的已达到。
其他文献
综述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技术(LIBS)在不同对象领域应用中的谱图分析方法。随着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应用对象的不断扩展与分析要求的变化,其定量分析方法已不局限于传统标样定标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来自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英语实现沟通交流。非英语本族语者的数量已远远超过英语本族语者,英语成为了世界通用语。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