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由改革初期以家庭经营农户占主导的格局向现阶段的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通过对国内外农业经营主体文献的研究梳理,在相关文献资料和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汲取其优良方面能更好的发展我国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形势下,对农业经营主体包括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进行概念梳理,对农业经营主体的背景、内涵以及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农业经营主体演变的历程来看,主要经历了土地改革时期、农业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每次经营主体的转变均是在当时的政策变革和农业经营条件变化的背景下产生,是在对现实国情分析基础上的理性选择。本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和国内其他县市对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实践,以平湖市为例,全面了解平湖市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状况,采取对全市区域内全面统计调查和深入基层实证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问卷中不清楚和不准确的地方,通过电话进行了补录。通过对每种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或农户分别进行深度调研和访谈,熟悉农技服务的现状,记录农户对农技服务需求的建议,立足于基层的第一手实证材料,了解农户的需求意愿、掌握农民的心里特点和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总结农户主体的需求变化以及现代农技服务体系的要素等,归纳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倾斜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出惠农政策,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补贴力度,降低农户经营成本,建立奖励机制,调动农户积极性。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依托高校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推进农业全产业链体系的发展。三、构建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四、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深入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强化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五、创新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提高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和覆盖率,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