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接触视域中的英汉借词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85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Thomason和Kaufrnan(1988)的“语言接触导致语言变化”这一理论,语言接触的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语言间借用的尺度,不同级别的语言借用则是不同程度的语言接触的结果,而词汇借用是最基本和最典型的语言借用,由此可以看出语言接触在词汇借用过程中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即语言接触是借词产生的主要原因。英语和汉语都从其他语言借用了大量词语,同时,它们彼此间也相互借用了很多词语。 研究表明,两种语言中的借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目前,国内外对英汉借词差异的原因研究大多属于描写性的,缺乏系统的研究和理论指导。据此,本文试图以语言接触理论为指导,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对英汉借词进行比较,研究语言接触在英汉语词汇借用中的作用,并以此来发掘英汉借词中的共性和个性,进而从语言接触的角度探索产生英汉借词差异的原因。 首先,本文以英汉语的借用高潮为线索对语言接触引起的英汉词汇借用进行了回顾,并指出作为一种外在原因,语言接触大大地促进了英汉语中的借词发展。紧接着以英汉语借用高潮为依据,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了英汉借词产生的共性。在分析了英汉借词存在的差异之后,本文进一步地以语言接触理论为指导,从词汇借用的途径、接触中的语言类型和接触中的语言范围三个方面,对在语言接触过程中引起词汇借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重点分析。其结果显示,不平衡的社会文化接触可引起不平衡的语言接触,不平衡的语言接触则是导致英汉语借词的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综而观之,语言接触总要在参与接触的语言中留下影响。语言借用是语言接触的一个重要结果,而词汇借用则是语言借用的主要部分。在词汇借用方面,英语和汉语之间既存在着一些共同点,也存在着许多差异,语言接触是导致这些共同点和差异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话语标记语作为一个普遍的话语成分广泛得存在于对话及文本中。话语标记语在会话当中,虽然不影响其传递的命题意义或是语义意义,然而却能够传递程序意义。话语标记语通过提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