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能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必然是学校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和核心目标之一,在科学教育实践中也深受人们的重视。而化学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承担着对学生科学技能的培养任务。我国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理念,明确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目标。然而,有关科学技能培养范畴的界定并不太明确,其培养内容也较为模糊,尤其是对“科学过程技能”的要求和研究还不够完善,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要求有一定距离。为此,本文对高中化学课程中“科学技能”培养的目标、内容构成和实践途径进行全面地研究,以丰富和完善符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科学技能”培养体系。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研究我国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技能”培养体系的意义、价值与目的。通过分析建国后我国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对技能的培养要求和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技能培养要求的不够具体,得出本文研究的意义,提出问题。第二部分,分析我国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技能目标的构成。通过国内外高中化学(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技能”培养目标、培养体系构建的文献比较研究得出“科学过程技能”培养是化学课程中科学技能培养的重点,再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和心理学中对技能的分类,将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技能”目标分为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化学计算和化学用语和科学过程技能三部分,并对各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三部分,在上部分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科学过程技能”,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中“科学技能”培养体系。通过分析科学技能的社会需求、学校教师对“科学技能”的理解得出培养科学探究所需的各项技能的必要性。笔者依据心理学、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教育的实践特点,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构建了新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技能”培养目标体系,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的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技能、猜想和假设的技能、实验的技能、得出结论的技能、评价与反思的技能和交流与合作的技能;并对各项技能包含的内容进行逐一分析。第四部分,研究高中化学课程中“科学技能”培养的实施策略。通过对新教材的分析和具体教学案例研究,分析各项科学技能培养的途径,重点分析提出问题的技能和猜想与假设的技能的培养途径,提出可供参考的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