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日问题是近年来国际国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拥有着很多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然而,这些节日背后所包涵的文化内涵,如今却越来越被现代人忽视。特别是在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热衷于过各式各样的“洋节”,当许多人感慨春节越过越没有意思,太单调乏味的时候,殊不知传统节日所特有的文化精神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 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承载着人类文明,可以说,中国传统节日蕴含并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青少年道德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德育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密切相关,所以把传统节日问题与传统文化、青少年德育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就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于节日问题的研究较多,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研究也很多,但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还不多见。个别研究也只是限于现象层面,而没有进行深层的理论探析。 因此,本研究选取了重庆市8所中学的8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其传统节日观的调查,反映出传统节日在重庆市中学生中的失落这一问题,具体表现在:1.对中国传统节日及其内涵的不了解;2.对“洋节”更感兴趣;3.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感觉日趋淡薄,中国传统节日从内容到形式对他们都不具有什么吸引力;4.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在现代社会发生了意义上的变化。对于传统节日在重庆市中学生中的失落这一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1.社会发展导致观念的变革;2.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3.中学生自身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建设和中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具体对策:1.从国家和社会来说,包括立法保护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引导对于文化发展多元和过节多元的正确认识,倡导文明健康的过节气氛和过节方式;2.从学校教育来说,包括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节日教育;3.从中学生自身来说,就是要实践参与,身体力行。 本研究通过实践调查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析重庆市中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态度,针对反映出来的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的失落现象,从文化和教育的视角透析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