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生存素与活素基因表达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对癌症研究的不断深入,癌症病因发病机制倍受关注,癌症相关基因研究成为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研究热点。癌症与凋亡密切相关,因此凋亡、抗凋亡基因成为癌症发生机制研究的焦点。抗凋亡基因生存素基因(Survivin,SVV)在喉癌中的表达已有了初步研究,2001年发现的活素基因(Livin)在喉癌中的表达情况国内外只有少量相关报道。现对我院39名喉癌患者癌组织中SVV、Livin mRNA进行检测,分析其在喉癌中表达情况与喉癌恶性程度的关系、分析SVV、Livin mRNA在喉癌中表达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指导以及进一步研究喉癌基因治疗提供信息。 研究目的 1.分析SVV、Livin基因表达与喉鳞癌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转移的关系2.分析喉癌组织中SVV、Livin基因表达的相互关系研究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为: 喉鳞状细胞癌病人39人,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59.6±11.3岁。 声带息肉病人15人,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40±8.9岁。 病例均来源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院。 研究方法为: 收集并迅速于-80℃冻存喉癌病人癌组织及手术切缘处的粘膜组织标本及声带息肉门诊手术患者声带息肉标本,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组织中SVV与Livin mRNA的含量(以GADPH为阳性模板)。 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如下: 1、收集入选病例组织标本。 2、记录所有入选病例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号,记录癌组织分化程度,患者临床分型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 3、用荧光定量R1-PCR方法对所取组织中的SVV、Livin m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4、总结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研究结果 1、SVV mRNA在喉鳞癌组织中平均表达为(几何均数)4.50×10<4>拷贝,对数值为(算术均数)4.65±2.07,在切缘处为3.96×10<1>拷贝,对数值为1.60±0.52;Livin mRNA在癌组织中为2.38×10<4>拷贝,对数值为4.38±1.36,切缘组织中为2.23×10<1>拷贝,对数值为1.35±0.59;GAPDH mRNA在癌组织中为4.87×10<6>拷贝,对数值为6.69±0.54,切缘组织中为5.10×10<6>拷贝,对数值为6.71±0.44,在息肉组织中的表达量为4.24×10<6>拷贝,对数值为6.63±0.27:SVV及Livin mRNA在息肉组织中均未能检测到。各组对比分析显示SVV、Livin mRNA在癌组织与切缘组织及息肉组织中的表达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GAPD[{mRNA在三者中的表达量没有差异,P值分别为0.84、0.54、0.81。 2、分化程度不同的喉癌组织中SVV、Livin 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化程度不同的各组中GAPDH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F=0.39,P=0.68)。 3、按2002UICC喉鳞癌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各分期间SVV、Livin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分期间GAPDH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 4、按患者有无淋巴结转对喉癌组织进行分组,两组间SVV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问Livin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两组间GAPDH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 5、喉癌组织中SVV、Livin、GAPDH mRNA在不同分型患者间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1.14,1.30,0.12,P值分别为0.26,0.12, 0.89 )6、在喉癌组织中SVV、Livin mRNA的表达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82(P<0.01)。 结论: 1、SVV、Livin mRNA在喉鳞癌组织和切缘组织中有表达,且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手术切缘组织,而在息肉组织中无表达。 2、Svv、Livin mRNA表达量与喉鳞癌的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相关,分期越晚或分化越差的癌组织中其表达越高,而与喉鳞癌的分型无关。说明SVV、Livin mRNA表达可能与喉癌的生物学特性相关。 3、SVV、Livin mRNA在喉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 4、喉鳞癌中的SVV、Livin mRNA荧光定量RT-PCR检测有望作为喉鳞癌检测的辅助基因诊断手段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血小板衍生膜微粒(PMPs),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其对血管生成的影响,为临床如何促进组织损伤的修复提供理论支持。如果能有效促进血管功能的恢复,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