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是山水画中重要的元素,亦是艺术本身,在山水画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固有的线性特征激发了画家对树以线造型的意识,艺术家借助于树的生长特征,通过对其细致入微的观察,认识和理解,把其归纳总结而后艺术化、人格化,用于抒发自己的情感意志。其次,树在山水画构图中随着艺术创作主体的思想和意志服务于整个画面。树法自产生以来就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因此它在每个时代所表现出的特征也因时代背景和本时期的文化而发展变化。隋唐时期的画家在树法上重装饰,重自然对象刻画,但艺术表现稍显稚嫩。五代两宋时期,树法达到空前的繁荣,画家注重对自然客观对象的真实描写,注重局部的处理和细节的刻画,创作技法全面且熟练。历史进入元明清后,画家追求对情感的表达,抒写胸中逸气,注重笔墨情趣,相对五代两宋的写实、严谨而言更倾向于笔墨书写、用笔大胆却不越规矩,还借助于树木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内心情感。而到了近现代,树法主要表现为个性化和符号化,主要通过分析黄宾虹的山水画作品、综合其艺术理念说明个性化符号化趋向的正确方向,这个正确的方向是历代先贤智慧的结晶和画家对中国文化的选择。最后通过总结本人对树法的学习及在山水画创作中对树法的运用而结束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