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清皮质醇及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的变化,比较二者对患者围术期肾上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脊柱手术的成年患者(ASAⅡ~Ⅲ级)4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n=20)和丙泊酚组(P组,n=20):E组为实验组,使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乳剂(血浆靶浓度0.6μg/ml)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P组为对照组,使用靶控输注丙泊酚乳剂(血浆靶浓度为4μg/ml)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两组术前均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 15min静滴完毕,两组患者诱导均使用舒芬太尼(0.5μg/kg)+罗库溴胺(0.6mg/kg),待患者充分肌松后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维持:两组均设定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6 ng/ml,E组依托咪酯血浆靶浓度为0.5~1.0μg/ml,P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2~4μg/ml,(根据BIS值调整,维持BIS值40~60),根据需要间断静注罗库溴铵。于麻醉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手术切皮时(T3)、术毕(T4)、术后24小时(T5)、术后48小时(T6)监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于T0、T4、T5、T6等4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浓度,观察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以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等。结果:1)血流动力学情况变化:与麻醉前T0时比较,两组患者HR值于插管前T1时刻发生明显变化,但P组降低幅度更大(P(27)0.05),在T2~T4时刻两组患者HR值无显著差异(P(29)0.05)。与麻醉前T0时比较,两组患者MAP值于诱导后插管前T1时刻发生明显变化,但P组降低幅度更大(P(27)0.05),在T2~T4时刻两组患者MAP值无显著差异(P(29)0.05)。2)血清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比较:与T0时刻比较,两组患者在T4时刻的血清皮质醇浓度明显升高(P<0.05),其中P组患者升高更为显著(P<0.05),于T5、T6时刻,两组均可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与T0时刻相比,两组患者在T4、T5时刻的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升高(P<0.05),P组患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于T6时刻恢复至麻醉前水平;3)两组患者苏醒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情况如下:E组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显著长于P组,结果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出现并发症情况:E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11例,其中注射痛1例,肌振挛3例,术后躁动4例,呕吐3例,P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有5例,注射痛4例,术后躁动1例,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1.靶控输注依托咪酯乳剂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均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由于依托咪酯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可以安全的应用于全身麻醉诱导及维持。2.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麻醉维持时,可产生一过性的肾上腺皮质抑制作用,可在术后24~48小时恢复至术前水平,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患者择期手术麻醉维持(<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