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西湖凹陷反转构造解析

来源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l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海西湖凹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浙东坳陷中部,其东侧以钓鱼岛隆褶带为 界,西侧至海礁隆起,北侧迄虎皮礁隆起,南侧与钓北凹陷相连。西湖凹陷内 已发现7个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基本均为反转构造,反转构造的分布样式及规 律就为进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一个前提。 本文以东海西湖凹陷反转构造为研究对象,对3D数据体和2D测网数据进 行解释,同时使用平衡剖面的技术,以及计算断层反转率及活动速率等方法, 对西湖凹陷反转构造进行几何学和运动学的构造解析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西湖凹陷存在三个反转构造带,不同反转带具有不同的反转构造样式。西 斜坡反转构造带是沿先存的斜坡与洼陷过渡带发育的,反转强度小,以复合的 简单后冲式反转构造样式为主;中央反转构造带规模大,反转强,是沿裂陷最 大沉降轴反转而形成的,以双向逆冲型、复合Y字型等较为复杂的样式为主;东 部边缘反转构造带是沿先存的盆缘断裂带反转的结果,发育大型的挤压拖曳反 转背斜构造。 经过对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的两个断层CH02、CH07断层活动速率研究, 可以发现,断层在35Ma时活动是比较剧烈的;在30Ma时,断层的活动强度是 比较均匀。从龙井组开始,断层活动速率变小,到玉泉组活动速率最小,反转 不强烈。 对中央反转构造带断层反转率计算,可以得到发现此构造带可以划分为三 个带:春晓一天外天、断桥、残雪。春晓一天外天区块,反转率高,变化较小, 反转区域主要集中在工区的南部。残雪区块内,反转率也偏高。断桥地区的反 转率变化较快。综上所述,3D工区的反转率是东部高于西部,中部的反转率较 低。 通过利用2DMOVE软件对7条剖面进行平衡剖面分析,可以得到在花港运 动和玉泉运动后,盆地一直受挤压应力,盆地收缩,出现的东西斜坡,构成了 三隆两凹的基本构造特征。在龙井运动后,反转构造得到加强,盆地收缩更加 明显。从上新世开始,盆地出现整体沉降,反转构造不再发育,取而代之的是 小规模的裂陷活动。 关键词:反转构造 西湖凹陷 平衡剖面 构造解析
其他文献
海洋硅藻是海洋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占全球约20%的初级生产力。假微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是一种单细胞海洋硅藻,在海洋生态系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入侵海藻杉叶蕨藻在国外一直是藻类生物学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却发现其可能在生物净化方面有应用潜力,因其可能同时从水中和泥沙中吸收营养。这种营养吸收和蕨藻特有的昼夜白
本文对黄、渤海的环流、潮汐潮流和温度结构的研究现状做了概述,对POM模式做了具体介绍。文章在普林斯顿海洋模式(POM)的基础上,利用高精度卫星遥感资料风和海表温度(SST)数据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esis kinase3β,GSK3β)是一种CMGC家族的古老的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GSK3β在细胞代谢调节,细胞存活和胚胎发育过程中作为PI3K/AKT和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