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大田施肥试验、大田调查、室内分析等方法,对柴胡干物质积累规律,需肥规律和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积累、转运规律,施肥对柴胡生长发育和氮、磷、钾元素吸收的影响及大田氮、磷、钾、有机肥肥效反应等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柴胡需水规律及氮、磷、水对柴胡根系生长发育及抗旱性的影响,以期为柴胡按GAP 要求进行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如下所述: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柴胡在杨凌地区的生育期变化。两年生柴胡生育期比一年生柴胡提前,且其旺盛生长时期比一年生柴胡长一倍左右,导致两者在干物质积累上有较大差异。柴胡苗系和根系表现出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拔节期苗系干物质迅速增加时,根系干重也相应增加;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大量干物质转移至繁殖器官,根系生长受到抑制;种子成熟后根系又快速增重。本试验结果表明,一年生和两年生柴胡根重都随生育期呈双S 形变化。2.在大田条件下,柴胡氮、磷、钾元素的吸收量顺序为钾最高,氮次之,磷最少。气候、土壤肥力和产量的差异对柴胡氮、磷、钾元素吸收量有较大影响。经多点试验的结果表明,一年生柴胡每100 kg根(干重)平均吸收N 11.79 kg,P2O5 2.42 kg,K2O 14.11 kg,N:P2O5:K2O 为4.89:1:5.85;两年生柴胡每100 kg 柴胡根(干重)平均吸收N 12.12 kg, P2O5 2.75 kg,K2O 18.30 kg,N:P2O5:K2O 为4.31:1:6.55。柴胡各生育期氮、磷、钾比例差异较大,在盆栽条件下,第一年拔节期柴胡对氮素的需求较迫切,拔节期末期时N:P2O5:K2O 为12.26:1:9.90;到第一年休眠时N:P2O5:K2O 为7.37:1:5.54,对磷素的需求量提高;第二年氮和钾的比例逐步提高,拔节期末期为9.31:1:10.84,花果期末期为12.74:1:11.22,到收获时为13.88:1:11.49。3. 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两年生柴胡的氮、磷、钾积累中心逐步发生转移,在拔节前为叶,拔节后逐渐变为茎枝,开花后逐渐变为花果。各生育期柴胡体内氮、磷、钾含量和吸收量变化研究表明,第一年柴胡吸收的氮、磷、钾总量较少,但相对含量都较高,说明对养分需求较迫切,而第二年返青至拔节期末期是柴胡氮、磷、钾元素积累的高峰期。以氮、磷、钾的日吸收力和强度比来分析,两年生柴胡氮、磷和钾的营养临界期在返青期。氮素的最大效率期在拔节期中期,磷素的最大效率期在拔节期后期,钾素的最大效率期在花果期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