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4343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体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和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着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不能妥善处理好这类问题,就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因此我们必须从国情出发,认清问题,正视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不断解决影响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达成的各类矛盾。当前中国人口已达到13亿之多,由于历史的因素和中国的现实国情,许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已从农业劳动中转移出来,随着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中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劳动群体,即农民工群体。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民工群体不断壮大,源源不断涌向城市。截止2013年农民工人数已经超过2亿,从建设城市的角度来看,他们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社会制度和农民工自身等方面的制约,农民工问题越来越成为当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农民工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相比之下,精神文化方面的问题成为影响农民工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对东莞市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总结了影响当前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对策建议,对提升农民工个体素质,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东莞市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是中国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由于身处城市但根在农村,因此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社会心理等与城市市民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别。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发展受到物资条件、制度、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物质条件是根本性制约因素,必须首先解决;制度、社会环境因素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共性障碍,需要逐步破除;自身因素有赖于个体的自我学习、完善和接受外部的压力推动持续改变。丰富和改善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必须要合理改善农民工的社会环境,增加工资性收入,合理适度加班,为农民工充分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提供时间和物质上的保证。通过学习培训,自我完善,逐步提升自身思想素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坚决破除社会中存在的严重阻碍农民工平等享受精神文化生活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为改善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制度性保障。总之,农民工的精神文化受到内因和外因双重影响,使得农民工的精神文化之路困难重重,依赖于政府的引导,自身的提升,社会的关注和社会不公平制度的破除才能真正的推动农民工群体精神文化生活的大发展。
其他文献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和实际操作能力是设计管理教学的主要任务,仅依靠以往的讲授法无法实现这些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真实生活,组织学生展
CdIn2S4是一种尖晶石结构的三元化合物,在可见光范围内具备优良的光吸收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和光化学稳定性,非常适合用作光催化剂。分别对CdIn2S4粉体和CdIn2S4薄
采取试验手段,研究在微波条件下用Fenton试剂处理含酚废水的效果,探讨H2O2质量浓度、FeSO4质量浓度、pH值、反应时间和微波功率等因素对稻壳热解发电废水中COD、挥发酚及色度
目的分析2011年至2015年18749例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分型检测结果。方法对在深圳市福田区居住的18749例妇女采用PCR+膜杂交法HPV分型检测,共21型
<正>0 引言成纤维细胞是皮肤组织受损后的主要修复细胞。正常情况下,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当皮肤受损或发生某些病变时,成纤维细胞表现为增生活跃和代谢旺盛。近年来,国内已有
维鲁登基后,推进了军事改革。军事改革的重点内容则是对近卫军进行了重构式、脱胎换骨的改革。塞维鲁任用法学家为近卫军长官,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先例,并赋予近卫军长官更多
<正>城市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群是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区域间竞争的主要依托。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从我国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看,地方课程资源还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如何应用地方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关注点。作者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培养他们质疑的精神和多角度思考问题、认识世界的能力。本文提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