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肿瘤的形成是机体在受到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后局部组织异常增殖所形成的新生物。其中恶性肿瘤目前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众所周知,由于缺乏特异性地早期诊断,很多肿瘤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从分子水平揭示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为治疗恶性肿瘤提供新的方向具有重大临床意义。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不仅涉及到遗传学的改变,同时表观遗传学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亦有重要作用。前者是指由于基因序列的改变而导致的基因水平的变化,而后者是在不涉及核苷酸序列变化的基础上基因发生的可逆的、可遗传的变化。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组蛋白乙酰化与去乙酰化修饰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修饰方式,组蛋白乙酰化状态的失衡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但是关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细胞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目前研究尚不深入。本实验中,首先通过组织芯片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胃腺癌中H3K4AC和H3K27AC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调控Wnt/β-catenin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来检测H3K4AC和H3K27AC在不同肿瘤细胞系中表达水平的变化,为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课题从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的技术方法检测了45例不同病理级别的胃癌组织、相对应的45例癌旁组织与10例正常的胃黏膜组织中H3K4AC和H3K27AC的表达水平。第二部分:使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改变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时胃癌细胞系BGC-823、MGC-803,胶质瘤细胞系U87、U87EGFRvIII,肝癌细胞系Hep-3B,结肠癌细胞系Caco-2中H3K4AC和H3K27AC表达的变化。第三部分:使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改变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时胃癌细胞系BGC-823、MGC-803,胶质瘤细胞系U87、U87EGFRvIII,肝癌细胞系Hep-3B,结肠癌细胞系Caco-2中H3K4AC和H3K27AC表达的变化。结果第一部分: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3K4AC和H3K27AC的表达在胃腺癌组织中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相比显著减低,且随着病理级别的增高,H3K4AC和H3K27AC的表达逐渐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加入Wnt/β-catenin通路的抑制剂FH535后所有细胞系中H3K4AC和H3K27AC的蛋白表达均呈下调趋势,且当药物的作用浓度增加及作用的时间延长其下调程度逐渐增大;当在胃癌细胞系中预先用TGF-β处理一段后再用FH535处理,这种随作用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H3K4AC及H3K27AC表达下调更加明显。当加入通路的激活剂Wnt3a后,所有细胞系中H3K4AC和H3K27AC的表达均上调。第三部分: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加入PI3K/Akt通路的抑制剂LY294002后所有细胞系中H3K4AC和H3K27AC的蛋白表达均下调,且当药物的作用浓度增加及作用的时间延长其下调程度逐渐增大。当加入通路的激活剂EGF后,所有细胞系中H3K4AC和H3K27AC的表达均上调。结论H3K4AC及H3K27AC在胃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状态,且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组蛋白乙酰化与胃癌的恶性程度相关。通过改变Wnt/β-catenin和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可以调控肿瘤细胞中H3K4AC和H3K27AC的表达,表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Wnt/β-catenin和PI3K/Akt细胞信号通路有关,通过对两条信号通路的调控可以改变肿瘤细胞中组蛋白乙酰化的表达,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