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抗凝血生物化表面的设计与构建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guo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了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TiO2薄膜,并在其表面进行功能生物大分子固定。在新型近β钛合金TLM(Ti-3Zr-2Sn-3Mo-15Nb)表面分别用三种微弧氧化法和两步优化溶胶-凝胶法制备一层TiO2薄膜,同时选取目前临床中常用的316LSS和TiNi合金作为对照;再将薄膜依次用过硫酸钾溶液和丙烯酰胺、硝酸、亚硝酸铈等的混合溶液处理以在薄膜表面引入OH-、NH2-活性亲水性基团,最后在脱水剂EDC的作用下将抗凝血药物肝素和白蛋白共价键接在薄膜表面。综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能谱(EDS)、X光电子能谱(XPS)及其价带谱(VXPS)、X射线衍射(XRD)和接触角测试仪、紫外分光仪和三电极腐蚀系统对薄膜的成分、结构和生物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动物体外评价方法对薄膜进行血液相容性的综合评价。获得了以下主要创新性结论: 1.采用两步优化溶胶-凝胶法和三种微弧氧化法在TLM合金上均可制备出表面质量较好的TiO2薄膜。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薄膜表面光滑平整致密,平均粗糙度为0.17μm。通过调整热处理温度可得到不同相组成的溶胶-凝胶膜,在1000℃处理后薄膜基本由血液相容性较好的金红石组成。因含有残余羟基,溶胶-凝胶膜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薄膜表面的亲水性也较好,对蒸馏水的平均接触角为26.6°;采用微弧氧化法制备的TiO2薄膜含有少量杂质元素,相组成较为复杂,主要由金红石和锐钛矿相组成,结晶度较高,是一种多孔膜,平均孔径尺寸在6.0μm左右。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TiO2膜都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亲水性等体外血液相容性测试结果显示,表面镀膜处理后基体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和抗凝血性能都有所改善。但是比较而言溶胶-凝胶法更为经济,薄膜相组成可调,且含有部分活性OH-,更重要的是微弧氧化膜表面粗糙度过大,所以综合而言溶胶-凝胶膜作为抗凝表面更有优势。 2.将薄膜依次用过硫酸钾溶液和丙烯酰胺、硝酸、亚硝酸铈等混合溶液官能化处理可在薄膜表面引入活性OH-、NH2-基团,通过控制羟基化和胺基化的工艺参数可以有效活化TiO2薄膜,其中羟基的相对含量能达到0.36,胺基的相对含量能达到0.6915。表面活化后TLM合金的表面亲水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产生了活性反应位点以键接生物大分子。 3.通过薄膜表面的活性官能团和脱水剂EDC将肝素和白蛋白共价固定在薄膜表面后,TiO2薄膜的溶血率远低于国家标准,抗凝血时间有较大的延长,血小板在薄膜表面没有明显的激活迹象,薄膜的抗凝血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Ce(NO3)3·6H2O(分析纯)、Pr6O11(分析纯)为主要原料,采用OP-乳化剂/正戊醇/环己烷W/O型微乳液体系制备了Ce1-xPrxO2粉体。研究了OP-乳化剂/正戊醇/环己烷体系中W/O型
本文通过收集近年来漓江流域水文、水质资料及该流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现状资料,分析了漓江流域的水文特征和水质特征,分别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经典水质数学模型方法(S-P模型)
氮素污染的危害极大,经济有效地控制氮素污染已成为当今环境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科研课题。2003年7月1日,国家执行了新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对城镇污水处
从1888年奥地利人Reinitzer发现液晶,到1897年德国人发明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迄今,显示器的发展已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微胶囊电子墨水(EncapsulatedElectrophoreticInk,E-Ink
在以活性炭纤维毡(ACFF)作为阴极、铂片作为阳极的无隔膜电化学反应器中,使用Fe304磁性纳米颗粒(Fe3O4MNPs)作为催化剂,采用电Fenton法降解C.I.活性蓝19(RB19)。基于Fe3O4M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