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覆面是一种玉质丧葬面具。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玉覆面实物出土于山西横水M2,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早阶段,由于这是首个专门为下葬所制的玉器,故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葬玉习俗的真正开始。玉覆面作为中国古代葬玉系列用具中一种重要的器物,历经西周、春秋、战国这一发展阶段后,于西汉逐渐演变成玉衣头套的一部分。在葬玉中玉覆面虽不及玉衣精美奢华,但其作为葬玉开始的标志仍有其专属的重要性及时代特色。因此,本文以周汉玉覆面为研究对象,探讨玉覆面在灵魂观念下由玉殓葬现象结合丝织覆面发展而来的历程,并将现今所见周汉玉覆面实物资料作以简单介绍。然后对玉覆面进行分类、分期研究,建立起玉覆面发展脉络,归纳其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时代演变特征,并通过探讨玉覆面使用的方式、人群及目的以完善玉覆面的使用信息,进而深入研究玉覆面蕴含的葬玉思想并总结出在使用过程中体现的葬玉制度特点。研究玉覆面,不仅使人们了解玉覆面的发展脉络及其在不同时期使用象征的葬玉文化内涵有所不同这些重要内容,进一步认识到玉覆面在葬玉时代背景下为贵族所用、使用存在性别差异并有明显的发展阶段这些葬玉制度特征,同时也反映了在原始灵魂观念影响下先民的丧葬理念和葬玉习俗,这对补充研究中国古代葬玉文化内容也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