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比较了《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以下简称《学汉语》)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所收的比喻义的处理情况。主要结合《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收录的比喻义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对应项的处理的异同来展开研究,着重探求便于理解和习得的比喻义处理办法。本文正文共分两章。第一章,绪论。说明选择比喻义作为研究论题的原因,并且说明了对内向型汉语词典和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比喻义处理进行比较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概括了既有研究中关于词典比喻义处理的特点,并说明本文着重从便于读者理解和使用比喻义的角度来观察相关现象的总体思路。第二章,《学汉语》和《现汉》比喻义处理的异同。本章具体展开两部词典所收比喻义的比较研究。经研究发现,和《现汉》相比《学汉语》词典的比喻义处理更为重视可读性,更加注意便于读者理解的因素的作用。《学汉语》的比喻义处理的合理之处在于:一,减少比喻义特别是语境比喻义的收录比例;二,对于《现汉》部分没有注明比喻义也没有提供作为比喻义引申基础的本义或字面义的情况,给出本义或字面义;三,除特殊情况外,给所有比喻义提供例证,且例证丰富,结构复杂,语用信息较为丰富,便于把握比喻义的具体用法信息。《学汉语》的比喻义处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义项分合上,把部分可独立运用的意义和比喻义合为一个义项,不便于读者将词义和例证对应起来,理解起来有困难;二,将部分转喻引申出来的借代义误认为是比喻义;三,收录了一些不合适的比喻义;三,在喻体的处理上,模仿《现汉》的处理办法,部分比喻义不给出喻体,另外,《现汉》中部分给出喻体的比喻义,在《学汉语》中删去了喻体,导致其处理不合理的义项比例较大;四,所有释义都没有给出相似点,导致一些需要依赖社会文化信息才能理解的比喻义的释义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五,部分义项的例证过于繁复拖沓;六,部分例证的分配违背系统性原则。经研究也发现了《现汉》比喻义处理的一些特点。其解释简洁、清晰、系统性较好。其不足之处在于:一,部分语料比较滞后,忽视了一些常用的比喻义;二,将部分借代义当做比喻义;三,比喻义的标注系统性差,一些相同性质的词,有的标明了比喻义,有的未标明;四,部分比喻义未给出喻体的说明;五,所有比喻义都没有相似点的说明;六,大量比喻义缺乏例证,义项平均拥有的例证数目仅占《学汉语》的三分之一。第三章,也是结论。基于第二章的比较分析,尝试总结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比喻义处理的一些合理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