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汉》(第五版)与《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的比喻义对比与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yna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比较了《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以下简称《学汉语》)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所收的比喻义的处理情况。主要结合《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收录的比喻义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对应项的处理的异同来展开研究,着重探求便于理解和习得的比喻义处理办法。本文正文共分两章。第一章,绪论。说明选择比喻义作为研究论题的原因,并且说明了对内向型汉语词典和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比喻义处理进行比较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概括了既有研究中关于词典比喻义处理的特点,并说明本文着重从便于读者理解和使用比喻义的角度来观察相关现象的总体思路。第二章,《学汉语》和《现汉》比喻义处理的异同。本章具体展开两部词典所收比喻义的比较研究。经研究发现,和《现汉》相比《学汉语》词典的比喻义处理更为重视可读性,更加注意便于读者理解的因素的作用。《学汉语》的比喻义处理的合理之处在于:一,减少比喻义特别是语境比喻义的收录比例;二,对于《现汉》部分没有注明比喻义也没有提供作为比喻义引申基础的本义或字面义的情况,给出本义或字面义;三,除特殊情况外,给所有比喻义提供例证,且例证丰富,结构复杂,语用信息较为丰富,便于把握比喻义的具体用法信息。《学汉语》的比喻义处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义项分合上,把部分可独立运用的意义和比喻义合为一个义项,不便于读者将词义和例证对应起来,理解起来有困难;二,将部分转喻引申出来的借代义误认为是比喻义;三,收录了一些不合适的比喻义;三,在喻体的处理上,模仿《现汉》的处理办法,部分比喻义不给出喻体,另外,《现汉》中部分给出喻体的比喻义,在《学汉语》中删去了喻体,导致其处理不合理的义项比例较大;四,所有释义都没有给出相似点,导致一些需要依赖社会文化信息才能理解的比喻义的释义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五,部分义项的例证过于繁复拖沓;六,部分例证的分配违背系统性原则。经研究也发现了《现汉》比喻义处理的一些特点。其解释简洁、清晰、系统性较好。其不足之处在于:一,部分语料比较滞后,忽视了一些常用的比喻义;二,将部分借代义当做比喻义;三,比喻义的标注系统性差,一些相同性质的词,有的标明了比喻义,有的未标明;四,部分比喻义未给出喻体的说明;五,所有比喻义都没有相似点的说明;六,大量比喻义缺乏例证,义项平均拥有的例证数目仅占《学汉语》的三分之一。第三章,也是结论。基于第二章的比较分析,尝试总结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比喻义处理的一些合理的做法。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速生杉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压前含水率和压缩率四个因素对密实化杉木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密实化杉木表面的耐磨性
【背景】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环境重金属毒物,分布广泛,主要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水平,还会造成大脑损伤、精神发育迟滞、发育缓慢、行为异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食源性致病菌。它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能通过各种途径进入食品及其加工环境,由它引起的李氏杆菌病致死率
换道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驾驶行为,涉及到车辆的横向和纵向运动。驾驶员在换道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密切关注目标车道和前方的驾驶环境,极易由于疏忽大意而引发交通事故。以换道决策辅助系统(lane change decision aid system,LCDAS)为代表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ADAS)可以利用车载传感器对道路环境进行实时准确的感知,
本文试图回答在我国地方政府的环境传播战略中,公众信任是否应该继续扮演关键角色这一问题。基于对福建省紫金矿业周边居民水污染风险感知的调查显示,当地居民在关于环境风险
基于外辐射源的无源雷达利用电视、广播、通信等非合作的信号作为照射源,具有一定的反低空突袭、反隐身和隐蔽能力,成为雷达领域研究的热点。如今,随着数字电视的普及,模拟电视将
本文以"钻石模型"为框架,研究了迪拜媒体城这一阿拉伯地区新兴传媒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发现,在政府投资友好型政策和阿拉伯地区形势的共同影响下,迪拜媒体城的地理区位
本文利用词频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1991年、1994年、1997年、2009年四个版本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解读数据结果,研究发现我国新闻职业规
基于几何光学中牛顿成像公式的表述思想,以高斯光束单透镜变换为例,推导出了高斯光束单透镜变换的牛顿公式,并进行了数值计算模拟。在高斯光束变换中引入牛顿公式,使透镜变换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实现海峡两岸“三通”,是国内外各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其中海峡隧道的建设,是实现台湾海峡经济区战略发展的关键所在。由于海峡隧道建设工程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