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活”范畴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bur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活”范畴伴随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确立的整个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代表的唯心史观的弊端,其中,施特劳斯是批判宗教生活的开创者;鲍威尔强调宗教生活来自于自我意识;费尔巴哈则是强调抽象人的非现实“生活”。而马克思、恩格斯则批判了这种“词句的批判”,同时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人以实践为“生活”的主要活动,现实的人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生产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需要的生产、人的生产以及社会关系的生产,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的生产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异化的“生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异化是由真正的分工导致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更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分工,进而加深了生活“异化”的程度。异化的“生活”迫使无产阶级必须要联合起来反对资产阶级的压迫。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生活状态,摆脱异化生活;自由的“生活”描绘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手段是革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而形成世界范围内普遍联系的、正确的、自由的生活方式自由的,摆脱固定化的分工束缚,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发展。《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生活”范畴的丰富性与深刻性需进一步被挖掘,从中借鉴符合当下现实生活的指导思想,更好的指导人们面对现实生活。运用历史溯源法、文献资料法、理论联系实际法等方法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活”内在逻辑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生活”范畴所包括的内容深入分析,不仅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框架,而且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理论支撑。能够进一步解决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交往关系,结合当下国际国内社会发展情况、人们交往情况促进现实问题的解决,同时有利于为现实生活提供思想基础。探究《德意志意识形态》“生活”范畴中的现实生活、生产生活、异化生活、自由生活。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生活”范畴的研究有利于构建唯物史观形成的基本框架,能够进一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为人们的交往活动和提升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导向。
其他文献
目的:MicroRNA(miRNA)是由20–25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小分子RNA,通过与其靶基因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来调节转录后基因的表达。此外,miRNA可以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通
目的 通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一般情况、透析指标、炎症和营养代谢等因素,探讨成熟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
高中思想政治课因其自身理论性较强,易使学生产生枯燥、空洞、无趣之感。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使课程充满趣味性、生活性,有利于培育高中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加剧了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速,极大程度的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但迅速发
资本市场本质上可以看做是一个“信息市场”,资本市场的交易过程可以视为信息处理的过程。社会资金在各种信息的引导下流向各实体部门,以此来达到资本市场促进资源合理有效配
分析减速顶类调速设备工作中的有害制动及其危害,介绍高速锁闭技术以及在这些产品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利用该技术解决减速顶有害制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底线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全面总结了2018年我国质量兴农工作的成果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研究指出了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