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液滴微流控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消耗、加快混合及反应速度、易于实现包封分隔进而不会造成交叉污染的突出技术特点,可为许多高通量生物分析与食品乳化等场合提供强大的液滴制备与操纵工具,已经在诸如单细胞分析、大分子测序、药物发现、医学诊断等生物医学领域,在微纳米结构材料合成、食品工程、精细化学等基础研究与应用中引起了广泛兴趣。液滴微流控技术的研究趋向,在追求更高通量的同时,也对液滴的尺寸及其单分散性、液滴生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滴微流控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消耗、加快混合及反应速度、易于实现包封分隔进而不会造成交叉污染的突出技术特点,可为许多高通量生物分析与食品乳化等场合提供强大的液滴制备与操纵工具,已经在诸如单细胞分析、大分子测序、药物发现、医学诊断等生物医学领域,在微纳米结构材料合成、食品工程、精细化学等基础研究与应用中引起了广泛兴趣。液滴微流控技术的研究趋向,在追求更高通量的同时,也对液滴的尺寸及其单分散性、液滴生成系统的低成本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台阶式乳化机制”可制备很高单分散度的液滴,也易于通过并行化集成来实现甚大规模的液滴制备,因此,在众多微流控液滴生成技术中,在微流控结构中整合台阶式乳化机制被认为是满足这些要求的很有前景的技术思路之一;但是现有提出的一些微流控台阶式液滴制备装置,其采用的加工工艺较少体现低成本化与简捷性,专注于直径在数十微米以下精微液滴制备,很少关注高单分散度的较大直径的微液滴的制备。本论文试图将较大尺寸微通道与台阶结构耦合在一起,研讨微通道两相共流流过下游台阶几何结构时的液滴生成行为,主要结果如下:(一)采用精密数控微型雕刻机加工工艺(CNC工艺),以有机玻璃(PMMA)作为基底材料,设计、加工构建出将200μm宽(70μm深)微通道与下游台阶结构耦合在一起的微流控装置。在这种具有低成本化特点的加工工艺中,针对PMMA微通道的键合难点,在比较了两种简单键合工艺——双面胶粘合法与乙醇溶剂加热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为简易有效的乙醇溶剂加热键合方法。这种改进的乙醇溶剂加热键合方法的关键要素是对涂覆了乙醇溶剂的PMMA表面施以时间仅限于2min的60℃的加热。这种改进的键合方法,可使得基于CNC工艺的PMMA微流控装置构建更为简捷。(二)对所加工构建的几种置有下游台阶几何结构的并行共流微流控装置,分别测试了它们不同流量条件下油包水的液滴生成行为。结果发现:(1)在两相(水/油)流体1/6~1流量比范围内,这种装置直接就在交叉处生成直径在80~450μm的液滴,液滴生成频率随两相流量总和的增大而增大,在所测量的流量范围下,总流量为7μl/min时达到最大频率24s-1,这些参数的变化趋势与文献中经典的流动聚焦型液滴微流控装置的液滴生成行为相似;考察所生成液滴大小的单分散度,只有在少数几组流量条件下小于3%,有的流量条件下甚至达到10%以上。(2)在微通道内实现两相流体共流时,两相流体各自流线宽占比可以通过两相流量比来调控,两相(水/油)在4~17流量比范围内各自的宽度占比在1~5范围变化。在许多情形中可观察到液滴在台阶处的生成,但如果没有辅助流作用,生成液滴在储液池通道中移动缓慢,后生成液滴极易碰触到先生成液滴而发生严重的合并滞留现象。(3)针对台阶式乳化过程中常见的出口液滴滞留(合并)问题,可通过在装置的微通道两侧增设对称的平行辅助液流来有效解决。在辅助液流作用下两相共流在台阶处可顺利生成液滴,分析发现,在两相(水/油)流量比9~20范围内这种装置可生成直径800~1200μm的液滴,液滴尺寸的分布呈高单分散度(小于4%)。这些结果表明,即使现有CNC工艺因可用微铣削刀宽的局限,通过通道内两相共流的约束,可以实现流线宽度的合理调节,从而有效地减轻加工工艺中的精度局限;另一方面,通过调节两相流量比来约束并调控离散相流的线宽,既可以实现精微液滴的制备,也可以实现较大尺寸(800~1200μm)高单分散液滴的制备,大大扩展了台阶式乳化机制的液滴制备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但是汽车数量增加的同时,停车难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由于一、二线城市土地资源不可能过多用于停车场的建设,所以要求停车方式需要从简单的平面式停车向高效的空间式停车转变,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作为一种高效的停车设施,难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汽车撞击车库的情况。目前,我国在冲击作用下的立体车库的动力响应数据十分匮乏,立体车
工程水泥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ECC)是一种具有高延性、多裂缝开裂特征的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以ECC管作为永久性模板,浇筑钢筋混凝土桥墩,能充分发挥ECC材料的特性。目前,国内尚缺乏对ECC管混凝土组合桥墩的试验研究。本文通过拟静力试验与Open Sees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ECC管混凝土组合桥墩抗震性能,为后续同类型桥墩的研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建筑能耗在我国总能耗中所占比重已明显增高。预计到2020年,建筑能耗有可能将超过工业能耗将成为社会能耗的第一领域。作为建筑能耗的最主要能耗,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暖通空调系统尖峰电力负荷大、负荷高峰段与城市用电高峰期相近等特点,可能会造成城市电网高峰期电力供应不足。冰蓄冷空调系统作为具有电力“削峰填谷”能力的空调节能运行方案,近年
城市纪念性空间是城市原型中一种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城市中最具文化、历史内涵和艺术魅力的公共空间,它反映人类的记忆和内心精神世界,承载着国家社会的纪念性活动,对塑造公民共识和民族凝聚力有着特殊作用,在人文、经济、生态等方面具有多重价值。同时城市纪念性空间也是设计创作自由度最高的一中空间类型,因其同语言一样耦合着人类的主观思维过程,并且用语汇和空间结构组合来表达对人物和事件的记忆,这与叙事学的研究对象有
在城市面积和人口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通过统筹各类市政管线和集中开发建设,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居民不断增加的生产生活资源需求,同时还能有效解决管线扩能和改在带来的问题。但是,不断出现的成本超支、进度拖延、燃气泄露、线缆过载、管线爆炸、交通阻塞、坍塌事故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我国的建设推广。设计方案作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的直接依据,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的灵魂所在。从
互联网技术的产生使得各种信息服务网站蓬勃发展,由此带来了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人们在享受各类信息推荐服务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不得不处理“信息过载”问题。推荐系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过滤技术,在处理信息过载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被广泛用于多种在线服务系统,包括电子商务、在线新闻、和社交网站等。协同过滤算法因为其强大的利用用户-物品交互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推荐系统中。尽管协同过滤算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
建筑空间与结构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区别于建筑空间主导的“定制”的结构创新,新结构形式的诞生到推广运用往往需要大量的建筑空间适配性研究与实践。在建筑工业化的大背景下,交错桁架是麻省理工学院William Le Messurier及其团队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提出的一种创意十足的结构形式,其独特的空间创造、极具经济竞争力的结构特点和极快的建造方式使它成为了钢结构体系家族的重要成员,但不能否认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当前,公路工程建设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人民及各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关注和重视。最近几年,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质量不能满足相关要求而引起的返修、报废及工程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公路工程原材料质量更加受到重视。同时,公路工程原材料试验检测成为了评判公路工程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之一,其试验检测结果是公路工程建设和养护管理的重要判定标准,也是工程质量控制、工程交
本研究为针对市区机动车立交桥步行穿越需求、问题及空间策略的研究,研究对象为市区机动车立交桥及其相邻的城市空间,研究的目的为挖掘市区机动车立交桥城市空间的步行穿越需求及现状问题,提出相关城市空间步行穿越设计的优化策略,以此激活相关城市空间。选题基于以下背景: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机动车立交桥的“中心化”,带来步行穿越的现实问题;城市步行空间体系精细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城市向着对既有空间的更新发展的趋势及公
近年来,纯电动汽车具有低噪音、零排放、高环保等优点而备受人们关注。作为纯电动汽车中的核心三电零部件,电驱系统的研究是决定纯电动汽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各车企的车型电驱大多采用“分体式”结构,即电机、电机控制器、变速器分别安装在整车上。此种方式成本较高,且在整车上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整车空间布置,未将电机、电机控制器、变速器作为一个电驱动系统进行考虑,提高了整车成本、降低了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