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罗勒烯信号传导途径关键基因突变体的筛选和遗传分析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hua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β-罗勒烯作为一种新的植物通讯信号分子可以诱导植物的整体防御反应,同时启动JA和SA途径的指示基因(PDF1.2和PR1)表达,但是目前对β-罗勒烯信号传导途径及其关键组分并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正向遗传学方法,分别以PDF1.2pro::Luciferase和PR1pro::Luciferase转基因拟南芥种子(M0)为背景材料,通过EMS诱变构建突变体库,利用荧光素酶-荧光素活体荧光成像检测系统从突变体库中筛选、鉴定与β-罗勒烯信号传导相关的突变体,并进一步对突变体进行遗传学分析,获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成功从EMS诱变的M1代材料中筛选出了经β-罗勒烯诱导不发荧光的突变体(不发荧光意味着β-罗勒烯信号途径被阻断,说明该突变位点位于罗勒烯信号途径中),从7681株带PDF1.2pro::Luciferase表达框的诱变材料中筛选出突变体植株12株(Ef-1~12),从7537株带PR1pro::Luciferase表达框的诱变材料中筛选出突变体植株10株(E1-1~10)。22个突变体自交,并在M3代中筛选出了稳定的与Col-0野生型外观表型基本一致的突变体植株。2、分别对Ef和E1系列突变体材料的M3代进行β-罗勒烯信号途径下游指示基因(PDF1.2与PR1)的表达检测,筛选出经β-罗勒烯诱导,下游指示基因不表达的个体:Ef系列材料9株,E1材料3株。对上述12株突变体植株中的PDF1.2pro::Luciferase和PR1pro::Luciferase表达框的完整性进行测序,发现Ef-8株系的PDF1.2基因启动子序列(467bp位置T碱基缺失)发生突变,其他材料的表达框序列均无变化。剔除荧光表达框自身突变的Ef-8,确认获得与β-罗勒烯信号传导途径相关突变体共11个,其中Ef材料8株,E1材料3株。3、进一步将Ef和E1系列共11个突变体材料分别与带PDF1.2pro::Luciferase和PR1pro::Luciferase表达框的转基因拟南芥材料杂交。结果显示:在β-罗勒烯诱导下,突变体的F1代植株都表现为β-罗勒烯诱导“发荧光”表型,说明这11个材料的突变基因为隐性;F2代中出现了有荧光和无荧光表型的分离,统计数据显示:来自Ef-7和E1-2的F2代中,有荧光与无荧光表型分离比约为9:7(85:65,91:69),说明这两个突变株系的荧光性状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其它9个突变株系的F2代中,有无荧光性状的分离比都接近3:1,说明这9个突变体荧光性状都分别受各自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上述结果表明:我们成功获得了β-罗勒烯信号途径上的关键组分的突变体;这对推进β-罗勒烯信号途径的解析,为β-罗勒烯信号途径上的关键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他文献
近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油菜-棉花两熟制生产模式由于棉花生产结构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油菜-夏玉米复种模式在湖南洞庭湖区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为了寻找就夏玉米最佳的油菜秸秆还田量和施氮量,于2018-2019连续两年在同一地块进行试验,采用油菜秸秆还田量(S)与氮肥施用量(N)进行两因素裂区设计,秸秆还田设移除不还田(S0)、半量还田(S1)和全量还田(S2)等3个不同秸秆还田量,氮肥施用量设不施
藠头(Allium chinense G.Don,Monogr.)是一种百合科葱属植物,其种植地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除部分鲜食炒熟食用外,大部分腌制后加工成为甜酸藠头,其酸甜爽脆的口感深受大家的喜欢。湖南是藠头种植加工大省,藠头加工罐头出口量占全国总量40%以上,主要出口日本。湖南省酸辣藠头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湘阴县,其加工工艺一般是将新鲜藠头清洗晾干后高盐腌制一段时间再经过脱盐、灭酶、调味、灌装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系数字营销研究项目组、武汉大学智能营销传播研究学术创新团队于2021年12月10日至2022年1月10日间开展了“第六届(2021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数字营销传播案例”评选活动。项目组根据案例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指标,遴选了50个年度优秀案例,再由专家推荐,最终产生“第六届(2021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数字营销传播案例”名单。
期刊
辣椒素是辣椒辣味的主要成分。辣椒果实胎座不仅是着生种子的部位,同时也是辣椒所有组织中合成和贮存辣椒素的主要部位。辣椒素及其代谢中间产物具有各种生物学活性,如在食品工业中作为香辛料,在医药工业中作为抗菌、抗肿瘤和镇痛药物。因此,从辣椒果实胎座中分离生防菌,可能有助于回接后生防菌株在胎座中的定殖,并经胎座进入种子而遗传给下一代,从而提高生防效果。基于上述假设,本论文通过比较不同培养基对胎座中内生细菌分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IMO及其与芽孢杆菌组合对围产期母猪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长大二元杂母猪130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按体重、背膘和胎次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5组,每组26头母猪,分别是CON组、IMO组、IMO+S组、IMO+L组和IMO+S+L组。结果表明,围产期母猪日粮中添加IMO和芽孢杆菌组合显著提高了仔猪平均初生重、胎盘效率、仔猪平均窝增重、平均断奶窝重和
湖南地区重金属镉(Cd)污染严重,通过在镉污染区种植西瓜,其食用果实镉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而在其藤蔓中吸附了土壤中较多的镉,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然而西瓜藤蔓作为西瓜采收后的农业废弃物,极易在污染后被还田,纤维等大量有效成分也未得到充分利用。本文以五个西瓜品种藤蔓为材料,对藤蔓纤维成分进行测定,并研究了西瓜藤蔓中纤维素的提取工艺和藤蔓内镉的脱除程度。首先采用苎麻化学成分分析标准和范氏法两
作为重要的经济类群和广泛的入侵类群,蚬属的分类尚未准确厘定,其快速扩散适应机制也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入侵地水域的蚬均为雌雄同体,营雄核生殖且遗传多样性极低,而原产地水域的蚬则生殖方式多样且遗传多样性较高。我国是蚬属贝类重要的原产地,但有关蚬属贝类遗传结构与生殖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本研究以长江河口及其中下游7个湖泊为研究基地,开展不同群体蚬遗传结构和性别特征研究,以期为全面厘定
为了探索猕猴桃发酵酒渣的利用途径,本文以猕猴桃发酵酒渣和莓茶为原料,研制出口感、风味俱佳的压片糖果和袋泡茶,并对原料和研制产品进行营养成分测定,以提高猕猴桃发酵酒渣和莓茶的综合利用价值,为企业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猕猴桃发酵酒渣和莓茶营养成分分析。经分析,猕猴桃发酵酒渣中蛋白质含量15.41g/100g、脂肪含量3.72g/100g、水分含量8.16g/100g、灰分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入侵我国后快速扩散,发掘、保护和利用本地天敌是有效抑制其暴发为害的重要途径。为了给害虫预测预报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同时寻找有效防控外来入侵物种草地贪夜蛾的技术,本文测定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以及不同温度下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描述了斯氏侧沟茧蜂对不同龄期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寄生行为,测定了被寄生蜂寄生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重和取食量的变化以及
烟草普通花叶病是由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引起的,危害范围广,传播迅速,是烟草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以TMV为研究对象,从饼肥和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生防菌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确定其分类地位;探索发酵条件;同时进行病毒拮抗实验及基因组测序分析,以初步了解其抗病毒机理。结果如下:(1)通过一系列分离纯化与筛选,成功分离得到82株细菌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