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下,我国经济也逐步深入融合到世界经济的大熔炉中。这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引致不少麻烦和挑战,而知识产权纠纷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开始更为关注和重视知识产权问题。特别是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发,标志着我国步入加速知识产权水平发展的进程。所以,测度并分析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绩效的各区域差异对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持续开展有着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既能从大局上整体把握我国知识产权的综合实力,也可以详尽了解到我国各省区知识产权战略的具体实施成效,由此来引导各地区量质并重地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推进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实现全面健康有序地发展。本文有效结合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就我国知识产权的基础理论和战略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文章首先对知识产权战略及其产出绩效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在明晰相关概念基础上,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绩效进行了测算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绩效的影响因素,本文根据2009-2013年数据,对全国31个省市的知识产权战略绩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做了计量模型分析。最后,就知识产权战略绩效的提升及区域差异的缩小给出了相关策略与建议,然后对有关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展望。知识产权战略绩效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绩效存在着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一方面表现为省份之间存在着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其知识产权战略绩效高于欠发达省份;另一方面表现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也存在较大差异,中部地区知识产权战略绩效水平最高,中部以微弱差距次之,西部相对最低。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混合模型回归结果整体显著,其中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外开放程度、科技水平、经费投入强度和人员投入五个因素对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其余指标暂未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