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教学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ve123n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秋,江苏省普遍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文化论著研读”选修系列教材首次进入师生的视野。《<论语><孟子>选读》本着“以人为本、遵循规律、引导学习、倡导开放”的编写原则,力图在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上做足文章。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论语><孟子>选读》沿袭了苏教版必修教材的专题呈现方式,全书共十一个专题,打破《论语》《孟子》原有的编排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呈现原典的内容。在学习方式上,《<论语><孟子>选读》沿袭苏教版必修教材采用的“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学习方式,为广大师生灵活运用本教材构建了广阔的平台。   教材真正进入实用领域,问题随之涌现:过多强调文言,过多强调实践,过多强调拓展;忽视语言教学,忽视人文探讨,忽视原典阅读;不重整合,不重过程、不重评价等。众多语文教师基于对经典内容的疏离感,甚至出现难以开展、推进教学的尴尬局面。因而,关于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深度的把握、教学方法的运用等诸多方面的研究都亟待运行。   本文从《<论语><孟子>选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出发,结合笔者两轮的教学实践工作,思考教学时最需把握、最难建构的教学定位和教法、学法,在前两章中加以重点研究、探讨,并在第三章中配以较具代表性的三篇教学案例。在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提供较具可操作性的一些想法、做法,希望能为参与本选修教材教学的广大同仁们提供一定的借鉴。这三章的写作内容从重要性来说,笔者认为是依次递减的。这一点,也决定了三章的篇幅是不能够等量齐观的。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传统的二维投影图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CAD/CAM技术的日益普及,三维CAD技术已经贯穿于整个机械工程设计及制造的过程当中,本文根据工程图学与三维CAD技术之间的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