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为临床较为常见的神志疾病,其症状多以精神症状为主,但单从精神症状角度,难以进行中医的脏腑辨证,使中医对于神志疾病的治疗遇到困难,备受世人重视。值得注意的是,神志疾病的发生多伴随一些躯体症状,躯体症状与五脏配属关系的确定则是较为容易实现的,因此本研究着眼于躯体症状探讨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与中医五脏的关系。温胆汤作为古今常用的方剂,亦为调理脾胃的代表方剂,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多种神志疾病,因此本研究又通过对温胆汤治疗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探讨脾胃与神志之间的关系。目的:探讨五脏与神志的关系,揭示五脏对神志的调节作用,分析五脏中心与神志的密切关系,阐明脾胃与神志活动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1基于躯体症状,从古代医案角度出发,收集整理摘录古代医案中较有代表性的三部医案——《名医类案》《名续医类案》《二续名医类案》中神志疾病的躯体症状,并将躯体症状与五脏相配属。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躯体症状的出现情况及躯体症状在五脏中的分布情况进行频数描述,并对五脏系统中躯体症状所占百分比进行卡方检验。2采用临床调查的方法,分别收集符合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标准的患者,对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躯体症状进行的调查,并将躯体症状与五脏相配属。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躯体症状的出现情况及躯体症状在五脏中的分布情况进行频数描述,并对五脏系统中躯体症状所占百分比进行卡方检验。3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依据Cochrane handbook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古今医学常用的温胆汤治疗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通过对古代医案中神志疾病躯体症状在五脏中出现的频次统计后结果显示:五脏躯体症状在神志疾病中出现概率的百分比排序为脾、心、肝、肺、肾。其中脾系统与心系统百分比经卡方检验后,P=0.604>0.005,两系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心脾两系统与其他系统相较P值均小于0.005,有显著差异。表明神志疾病躯体症状的发生虽五脏均有涉及,但主要集中于心系统与脾系统中。2通过对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躯体症状的临床调查结果显示:五脏躯体症状在抑郁症患者中出现概率的百分比排序为脾、心、肝、肾、肺;其中脾系统与心系统百分比经卡方检验后,P=0.0.597>0.005,两系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心脾两系统与其他系统相较P值均小于0.005。五脏躯体症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出现概率的百分比排序为心、脾、肝、肾、肺,其中脾系统与心系统百分比经卡方检验后,P=0.429>0.005,两系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心脾两系统与其他系统相较P值均小于0.005。表明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躯体症状的发生与五脏均有关系,尤以心系统和脾系统出现症状较多。3通过对温胆汤治疗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为:温胆汤单独使用以及温胆汤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均高于单独使用抗抑郁药;温胆汤联合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要远高于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结论:1前两项研究结果表明神志疾病、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与五脏均有关系,且与心脾两脏关系较为密切。而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较为典型的神志疾病,故而可以归纳为神志疾病与五脏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且五脏中尤以心脾两脏为主。2温胆汤是调理脾胃的典型方剂,通过研究指出从调理脾胃出发治疗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是有一定疗效的。理论探讨:基于前文三部分的研究结果提出五脏藏神、五脏整体主神志、心主神志、脾胃与神志有关四个观点,并对这四个观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