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淋巴管生成与淋巴道转移关系研究及意义探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qi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喉鳞状细胞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存。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也是影响肿瘤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随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D(VEGF-C、VEGF-D)及其受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VEGFR-3),以及多种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如淋巴管透明质酸受体-1(LYVE-1)、肾小球足突膜蛋白(podoplanin)和同源异型盒转录因子(Prox-1)等先后被鉴定,淋巴管生成已成为肿瘤转移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被认为是特异性最强的淋巴管内皮标志物之一。已有临床研究表明VEGF-C、VEGF-D、VEGFR-3表达与喉癌病理分型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实验肿瘤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也证实:VEGF-C和VEGF-D诱导肿瘤相关淋巴管生成在促进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抗淋巴管生成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人类肿瘤淋巴管生成的机制和临床意义虽已在乳腺癌、黑色素瘤等多种实体瘤中有报道,但结果颇受争议,其焦点主要在于:一是瘤内是否存在功能性淋巴管?二是在肿瘤转移过程中,是瘤内还是瘤周淋巴管生成起主要作用?目前,喉鳞状细胞癌(LSCC)淋巴管生成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VEGF-C/VEGFR-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上,有关瘤内、瘤周淋巴管生成与预后关系的研究则相对缺乏;并且,国内外很少报道LYvE-1在喉癌中的表达情况和系统地比较喉癌标本中有无淋巴结转移与VEGF-C、VEGF-D、VEOFR-3、LYVE-1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 目的:本实验通过研究喉鳞状细胞癌常规石蜡病理切片,比较喉癌标本中VEGF-C、VEOF-D、VEGFR-3、LYvE-1的表达水平,并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对照,试图探讨淋巴管生成因子在喉癌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与转移的相关性,分析探讨喉癌淋巴管生成的机制及意义,为此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抗淋巴管生成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选择2004年4月至2006年12月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手术治疗、并完全符合下列条件者作为研究对象:(1)术前均未接受化疗、放疗等治疗;(2)组织学诊断为喉鳞癌;(3)喉部分或全切+淋巴结清扫术作为初治方法;(4)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和存档蜡块。共有32例入选。运用免疫组化检测各标本VEGF-C、VEGF-D、VEGFR-3、LYVE-1的表达,光镜观察结果并确定这几种蛋白的表达情况,对VEGFR-3、LYVE-1阳性脉管计数,评价VEGFR-3和LYVE-1两种淋巴管内皮标志物的内皮表达情况:并对肿瘤不同部位的以上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VEGFR-3、LYVE-1瘤内、瘤周阳性染色与喉鳞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论: 1.VEGFR-3和LYVE-1可作为淋巴管内皮标志物,VEGF-C/D的表达可能诱导了喉鳞癌淋巴管生成。 2.在喉鳞癌瘤内、瘤周不同部位,VEGFR-3和LYVE-1有不同程度表达,瘤周较瘤内增高,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较无转移的肿瘤表达升高。瘤内、瘤周淋巴管对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均起重要作用。 3.VEGF-C/D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在同一部位(瘤内/瘤周)、同种染色方法(VEGFR-3/LYVE-1)所得阳性脉管数间差异显著;提示在喉鳞癌中VEGF-C/D升高,肿瘤淋巴管生成增多,而淋巴管生成增加可能淋巴结转移率高。从以上可以推测喉癌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随着新时期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师要提高对于家校合作的认识,通过家校合作,保证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基于此,本文总结了家校合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而来,师生们经历了不一样的教学模式——“线上学习”.返校复学后,我们又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工作的衔接呢?笔者从“打造减负高效的云课堂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着积极作用.教师要以新型教学理念为指导,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充实阅读教学内容,促进中学语文阅读效果全面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云平台拥有大量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运用网络途径对与平台中的教学信息进行查看、筛选和存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单纯的读和写容易使学生产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发富裕,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基础上个,人们也开始重视精神生活的建设.而音乐,作为我们重要的精神食粮之一,自古代以来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
余华的《活着》讲述的是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从作品中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就是一个不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教学情况将会对学生的信息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知识储备带来很大影响.所以在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优化阅读
目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局部脑供血障碍导致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TIA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是完全性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先兆,如不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