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员之死》的静态性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4701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销员之死》是二十世纪美国三大杰出剧作家之一——亚瑟·米勒最出名的一部戏剧。与打打闹闹的传统戏剧相比,《推销员之死》从头至尾都带着一种淡淡的压抑气氛,揭示出现代戏剧的静态美。老推销员开车途中的幻觉、房子里威利与琳达断断续续的对话、飘忽不定的鬼魂、女人尖利的笑声,这一切都冲击着人的心灵深处,折射出当今人类道德的沦丧、孤独、失落和无助。本文基于梅特林克的静态戏剧理论,致力于探讨《推销员之死》的静态性及其在剧中的表现。首先,本文详细介绍了研究动机、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文献综述,并从总体上介绍了静态戏剧理论,包括其产生背景、提出人以及后来的发展情况。接着,本文主体由三章组成,分别从该剧的人物行动、对话以及舞台设计来具体分析《推销员之死》的静态性。第一章主要分析《推销员之死》行动的静态性。该剧讲述了一个普通年老推销员及其家人一天的生活琐事,平淡而真实;而他们的复杂内心世界却从过去与现在、现实与回忆的交织以及多次的内心独白中表现了出来。该部分分别从外部戏剧行动的弱化和对心理描写的强调来分析该剧在人物行动描写上呈现出的静态特征。第二章主要探讨《推销员之死》在语言对话上的静态性。对话是戏剧的主要语言,该戏剧中除了意图清晰明了的对话,还有含蓄的对话以及停顿、静默等无声的对话,这体现了《推销员之死》语言上的静态性。第三章陈述了《推销员之死》在舞台设计上的静态性。作为戏剧重要部分,米勒在舞台设计上对音乐、灯光和布景的独特运用揭示剧中人物复杂内心的同时渲染出一种神秘抒情气氛。本论文的最后为结论部分。通过运用独特的戏剧技巧,米勒突破传统戏剧强调戏剧冲突、舞台动作、戏剧语言等创作手法,使其作品呈现出一种平凡化、真实化、内心化的静态美学特征。
其他文献
近些年,市校合作共建成为高校与地方同向发展的重要举措,增强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成为高校综合水平的体现。随着市校合作方式与途径的多元化,市校合作共建成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孩子们变得聪明,富有朝气呢?顺理而导就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经历思考过程的洗礼,从而能让学生学会有根有据的分析、有条有理的思考,最终
足球运动是世界第一大运动,已经成为人们每天谈论的话题,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1994年我国足球步入职业化、市场化以来,足球运动的发展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到2009年隐藏的毒害
<正> 1985年十一至十二月,我们站门诊室不断有家猫被送来求诊,主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初按鼠药中毒治疗但均未见效,相继死亡,且病猫较多,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我们于十二月十四
期刊
选取湖南某矿区污染稻田土,以盆栽试验的方式,采用美国TCLP(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和砷形态分析分级测定法,研究了水稻(Oryza sativa L.)各生育期(分
风景名胜区是地球上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比较集中的区域,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教育价值和欣赏游览价值。而寺观园林作为风景名胜区人文资源的重要载体,对风景名胜区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