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燕郊早期诗歌艺术特色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yuan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燕郊的创作生涯70余载,他的诗歌创作时间跨度大、作品内在质量高。彭燕郊兼顾诗人、学者、编辑、教师等多重身份,广受文学界和文化界敬重,其诗歌研究者亦不在少数。主要研究方向涵盖彭燕郊文献材料整理与出版情况、诗人各个时期诗歌研究、诗论等多个维度。本人选择对其早期诗歌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诗作进行艺术特色研究。结合诗人早年的行军体验、牢狱之灾等生活的困苦经历,从其创作风格、创作意象、创作个性、创作理念四大方面展开研究。战争之害和牢狱之灾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抒发了诗人对民族与生命的悲壮、乐观情怀;诗人用丰富的意象抒写充满爱和美的缤纷世界;鲁迅、波德莱尔、胡风、艾青等中外文学家的文学理论和诗歌创作影响了诗人的诗歌创作,他在中西方文化中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诗歌艺术道路。彭燕郊既继承了七月派讴歌战争的主观战斗精神,也不断探索新诗的散文化发展。彭燕郊站在历史的高度,将时代责任感和家国使命感铭记于心,用纯粹、敏锐的视觉,独立、自由的思想,不断去超越自我,探索诗歌的艺术和趣味。本文主要围绕彭燕郊的诗歌创作主题、诗歌作品中的主要意象、诗歌创作个性、诗歌创作理念等方面,结合大量具体的诗歌作品,概括总结出诗人终生对诗歌的探索和自我超越的独特“诗心”。通过对诗人早期诗歌艺术特色的文本分析,意在进一步完善对彭燕郊作品的研究方向,促进“彭燕郊研究”朝整体化、全面化、系统化发展,从而推动中国新诗的发展和研究。
其他文献
航海叙事在19世纪前半叶的美国广为流行,既帮助初生的共和国拓展了科学、商业与自我认知的边界,也在帮助形成以盎格鲁-美利坚民族为主体、以鼓吹民主制度与扩张理念为核心的
城市外观语言指的是出现和存在于城市户外环境中的语言,是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具有直接作用和影响的语言形式总和,包括城市交通指示牌和路牌语言、城市户外标语、城市店名、城市户
为诊断激光打靶产生的电磁脉冲信号分布,选取环天线作为主要电磁脉冲信号采集装置,对靶室内外信号同时进行测试。从天线设计制作到天线标定,描述了脉冲诊断系统的搭建。通过
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是当代英语小说家中的重要人物。作为一名来自阿富汗,后移居西方中心的移民作家,他在创作中坚持文化多元主义,在硝烟和苦难中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