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的传承在中国延绵数千年。古代的圣贤、文人通过吟诗作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留给后人许多经典的名篇佳句,这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诗以言志,诗以寄情,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对丰富学生的情感素养、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下,现阶段的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偏向于模式化、功利化的态势,无法充实学生内心的情感素养。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展开,在语文教学方面涌现出众多的特级教师。他们的教育理念不仅推动了新课改的进展,而且对广大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特级教师赵谦翔提倡的“绿色诗歌鉴赏”教育观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方面取得了双赢的实践效果。据此,本文对“绿色诗歌鉴赏”教育观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本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赵谦翔的“绿色诗歌鉴赏”教育观进行概述。这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对“绿色语文”进行整体探讨。“绿色语文”是赵谦翔教改经验的结晶,通过对其提出、内涵、理论基础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绿色语文”是一种“为人生”而“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次,对“绿色诗歌鉴赏”进行具体探讨,分析其内涵、特点;最后,对“绿色诗歌鉴赏”教育观的实践意义进行总结,主要有:对教学现状进行纠偏补弊、对学生情感进行陶冶美育、对学生能力进行整合提升、对教育阶段可以有效衔接。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以明确现阶段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即:学习范围限于课本内、作诗传统近于淡漠化、教学过程趋于模式化、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化。第三部分是应用“绿色诗歌鉴赏”教育观于集宁师院附中应坚持的原则,即:教师在教学时应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学情与绿色鉴赏相结合的原则、多元化与一元化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在学习时应坚持发现学习为主,接受学习为辅的原则、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互促进的原则、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原则。第四部分是应用“绿色诗歌鉴赏”教育观于集宁师院附中的教学步骤与方法,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分为三个步骤,七种方法。通过把每种教学方法以教学设计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应用,体会到应用“绿色诗歌鉴赏”教育观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即: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考虑到他们的学习负担,在进行“绿色鉴赏”时应把握一个“活”字。笔者建议,切勿对特级教师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进行照抄、照搬,应把“学情”放在教学的首位,把“人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追求。通过对赵谦翔“绿色诗歌鉴赏”教育观的探讨及应用,笔者希望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摒弃为应试教育服务的“灰色诗歌鉴赏”教学模式,对“绿色诗歌鉴赏”教育观有一个深入地认识并能够根据学情有选择地加以应用,使学生的审美素养与应试成绩达到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