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机械通气组和无机械通气组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行机械通气的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转归。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1例抗NMDAR脑炎患者,收集每位患者的病史资料,评估患者入院时的改良R ankin Scale(mRS)评分、发病3个月的mRS评分及末次随访时mRS评分,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有9例抗NMDAR脑炎患者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故将患者分为两组:机械通气组和无机械通气组。有9例患者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抗NMDAR抗体呈弱阳性或中等阳性,22例患者的CSF抗体为强阳性,将患者分为低CSF抗体滴度组和高CSF抗体滴度组。分别比较两组在临床特征、检查结果及转归上的差异。结果:1.首次就诊时,13例抗NMDAR脑炎患者初步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脑炎待排,7例初步诊断为精神疾病,4例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脑炎,4例初步诊断为癫痫,3例患者的初步诊断分别为头痛、认知障碍、发热待查,初步诊断的正确率约为42%。随着时间的进展,确诊为抗NMDAR脑炎的患者总数增加,但初步诊断的正确率较前无明显升高。2.机械通气组与无机械通气组基本信息的比较:机械通气组的住院时间(P?=0.010)、ICU入住时间(P<0.001)均长于无机械通气组,其ICU入住率(P<0.001)也高于无机械通气组,但两组在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的时间、发病至诊断的时间、发病至免疫治疗的时间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机械通气组与无机械通气组临床特征的比较:机械通气组出现癫痫(P?=0.032)、癫痫持续状态(P<0.001)、意识水平下降(P<0.001)、自主神经功能障碍(P?=0.007)、中枢性低通气(P?=0.019)、低钠血症(P?=0.017)、贫血(P<0.001)、低蛋白血症(P<0.001)的比例高于无机械通气组;无机械通气组出现记忆下降的比例高于机械通气组;而在病程中是否出现前驱症状、精神异常等症状,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4.机械通气组与无机械通气组在其他系统并发症的比较:机械通气组出现肺部感染(P?=0.001)、泌尿系感染(P?=0.019)、消化系统并发症(P?=0.027)的比例高于无机械通气组,两组在有无菌血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机械通气组与无机械通气组在检查及化验结果的比较:机械通气组的血小板计数高于无机械通气组(P?=0.035),两组在头颅核磁共振(MRI)、脑电图、血清及脑脊液抗NMDAR抗体滴度、CSF化验结果、C反应蛋白、尿酸等项目上无明显差异(P?>0.05)。6.机械通气组与无机械通气组在治疗及预后上的比较:两组间在各种治疗方法、发病3个月mRS评分、末次随访时mRS评分及复发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低CSF抗体滴度组与高CSF抗体滴度组之间住院资料的比较:两组在人口统计学、临床特征、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NMDAR脑炎要注意与精神疾病、病毒性脑炎、癫痫相鉴别。与无机械通气组相比,行机械通气的抗NMDAR脑炎患者病情更重、住院时间更长,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贫血、低蛋白血症及其他系统并发症,但经过积极的免疫治疗及对症治疗后,最终仍可能取得良好的预后。